第121章:骤雨与失温
深秋的风总带着一股子钻心的凉,尤其是午后,明明上一秒还能看见太阳在云层后露着点微弱的光,下一秒就被厚重的乌云彻底吞没。林晓妍站在写字楼28层的落地窗前,手里捏着刚从打印机里取出来的项目方案,指尖无意识地蹭过纸张边缘——这是她熬了三个通宵才改好的终稿,下午三点要准时送到合作方公司,容不得半点差错。
窗外的天空已经沉得像块浸了墨的绒布,风裹着远处的沙尘拍在玻璃上,发出“呜呜”的声响。林晓妍抬手看了眼手表,两点十五分,得赶紧出发了。她把方案小心翼翼地放进防水文件袋里,拉好拉链,又特意裹了件米白色的针织开衫——早上出门时妈妈在电话里反复叮嘱,说今天降温,让她多穿点,可她那时候满脑子都是项目细节,只随便应了声,现在倒觉得这开衫薄得像层纸。
电梯缓缓下降,镜面里映出她略显疲惫的脸。眼底的青黑还没完全消下去,是前几天熬夜留下的痕迹,头发简单地挽在脑后,几缕碎发垂在脸颊旁,被空调风吹得轻轻晃动。她对着镜面扯了扯嘴角,想挤出个精神点的表情,可想到合作方那边可能提出的刁钻问题,又忍不住皱了皱眉——这个项目对公司太重要了,要是搞砸了,她这几个月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叮”的一声,电梯到了一楼。林晓妍深吸一口气,推开玻璃门往外走。刚踏出写字楼大门,一股冷风就迎面扑来,她下意识地裹紧了开衫,把文件袋抱在怀里。街上的行人都在匆匆赶路,有的举着伞,有的把外套顶在头上,脸上满是对这突变天气的不耐。
林晓妍抬头望了望天,乌云已经压得极低,仿佛再往下沉一点就能碰到楼顶的避雷针。她没带伞,心里盘算着赶紧走到前面的公交站,坐两站地就能到合作方公司,应该赶得及。可还没等她迈出第三步,豆大的雨点就毫无预兆地砸了下来,“啪”地一声落在她的手背上,冰凉的触感让她打了个激灵。
她还没反应过来,倾盆大雨就顺着风势席卷而来,像是天上破了个大洞,雨水哗啦啦地往下灌。林晓妍惊呼一声,第一反应就是把怀里的文件袋往胸前又紧了紧,身体弓起来,试图用后背挡住雨水。可这雨来得太急太猛,不过几秒钟的功夫,她的头发就被浇透了,水珠顺着发梢往下滴,落在脸颊上、脖子里,凉得她牙齿都开始打颤。
针织开衫吸了水,变得沉甸甸的,贴在身上像块湿冷的海绵,寒意顺着布料往皮肤里钻。林晓妍咬着牙往公交站跑,脚下的高跟鞋踩在积水里,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裤脚很快就溅满了泥点,深色的污渍在浅灰色的裤子上格外显眼。她跑得太急,不小心踩进一个水洼里,水花溅到了小腿上,冰凉的雨水瞬间浸透了裤管,顺着皮肤滑进袜子里,那种湿冷的触感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街上的汽车驶过,溅起的水花更高,有几滴甚至落在了她的文件袋上。林晓妍慌了,赶紧用手擦了擦文件袋表面的水珠,心里默念着“千万别湿”——这里面装的可是她的心血,要是方案被雨水泡坏了,下午的谈判就彻底没戏了。她把文件袋抱得更紧,几乎贴在了胸口,用自己的体温去护住那一点点干燥。
终于跑到了公交站,林晓妍靠在冰凉的广告牌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雨水顺着她的头发往下流,模糊了她的视线,她抬手抹了把脸,却发现脸上全是水,根本擦不干净。公交站的顶棚很窄,只能挡住头顶的雨,侧面的风还是带着雨水往她身上吹,她缩了缩肩膀,感觉浑身的骨头都在发冷。
等车的人不多,大家都挤在顶棚下,互相保持着距离。有个阿姨看着林晓妍浑身湿透的样子,递过来一张纸巾:“姑娘,擦擦吧,这么大的雨,怎么不带伞啊?”林晓妍接过纸巾,道了声谢,却发现纸巾一碰到她的脸就湿了,根本擦不净。她笑了笑,想说点什么,却觉得喉咙发紧,只能又把注意力放回怀里的文件袋上,轻轻拍了拍上面的水珠,确认拉链没漏雨,才稍微松了口气。
公交车迟迟没来,林晓妍低头看了眼手表,两点四十分了。她心里越来越急,要是再等不到车,肯定会迟到。她咬了咬牙,决定不再等了,干脆跑过去——合作方公司离这里也就两站地,跑快点应该能在三点前赶到。
她深吸一口气,再次冲进雨里。这次她跑得更快了,高跟鞋在积水里磕磕绊绊,好几次差点崴到脚。雨水打在脸上,疼得她眼睛都快睁不开,只能眯着眼往前跑。怀里的文件袋被她死死护着,哪怕自己的后背被雨水浇得更透,也没让文件袋沾到一点水。
风越来越大,把她的开衫吹得猎猎作响,湿冷的布料贴在背上,像无数根小针在扎。林晓妍感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沉,脚步也开始发虚,可一想到项目方案,她还是咬着牙往前跑。路过一家便利店时,她看到里面亮着暖黄的灯,心里闪过一丝想进去躲躲雨的念头,可看了眼手表,还是放弃了——时间来不及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