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强看着那401个高亮标记的基因模块,嘴角勾起一抹满足的笑容。
何强从座椅上站起,“接下来一周,我们必须吃透这些基因模块!”
嫦娥点头,“明白,爸爸。已全力以赴,
核心功率已调至最大安全输出。”
她递给何强一个望舒之冠:“要启动深度链接吗?”
“必须的。”何强接过头盔,熟练地戴上,神经接口与嫦娥建立连接。
“面对这些超地球文明水平的基因科技,常规方法行不通。”
何强脑中快速运转,“采用排除法,先排除掉那些完全无法理解的,集中攻克那些有迹可循的。”
“开始筛选。”嫦娥在虚拟空间中回应,同时启动了核心推演引擎。
数小时后,401个模块被初步分类。
有73个模块完全超出地球科学认知范畴,
214个部分可解析但存在大量理论盲区,剩下114个则有望在现有知识体系框架下被理解。
“先攻这114个。”何强指向虚拟屏幕,“逆向推算开始!”
主控室的灯光暗了下来,只剩下数据流在墙面和空中流动的幽蓝光芒。
何强像一名战场指挥官,站在数据风暴的中心,
不断调整参数,提出假设,否定错误路径,确认可行方向。
“模块E-47,线粒体能量输出提升模块,模拟结果不对!”
何强皱眉盯着数据流,“理论上能提升15%,但模拟只有8%,中间流失了什么?”
嫦娥快速分析:“模拟中缺少了某种催化剂或中间转化机制。”
“扩大参数范围,纳入量子隧穿效应。”
何强突然灵光一闪,“尝试在线粒体内膜假设一个纳米级量子通道!”
数据重组,模拟参数调整,新的结果呈现——能量提升达到了14.7%。
“命中!”何强大笑,“继续优化!”
三天过去,114个基因模块已有86个完成初步解析,剩余28个卡在各种理论瓶颈上。
何强眼眶发红,但精神亢奋到极点。
“我们需要更多数据支撑。”何强揉了揉太阳穴,
“将214个部分可解析模块中,与这28个存在功能关联的全部调出来,进行综合分析。”
嫦娥迅速执行,筛选出了37个相关模块:“其中16个涉及能量转化,12个涉及组织强化,9个涉及暗能量感应。”
“就是这些。”
何强眼中精光一闪,“它们之间一定存在某种内在联系,某种我们还未发现的规律。
将它们并列,用多元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描述它们的功能关系!”
数学模型在虚拟空间中构建,复杂得令人眩晕。
“解不出来。”嫦娥尝试了几种方法后报告,“现有数学工具不足以解析这种复杂度的方程组。”
“逆向思考!”何强突然笑了,“既然我们无法解析方程,那就从结果反推。
直接假设这些模块都能完美工作,然后观察整个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转化!”
这一思路的转变带来了突破。
五天过去,何强少量外,而嫦娥几乎没有休息,
他们在数据的海洋中徜徉,在理论的迷宫中探索,不断尝试、失败、再尝试。
“爸爸!发现了!”嫦娥突然惊呼,“这些模块不是独立运作的,它们形成了多层次的功能网络!
较低层级的模块为高层级模块提供基础支持和能量供给!”
何强立刻调整了分析方法,将模块按功能层级重新组织。
一幅崭新的图景在他眼前展开——这些看似分散的基因模块竟然构成了一个精妙的、多级联动的功能体系。
“太美了。”何强几乎要流泪,“这简直是艺术品。”
第七天,当主控室的时钟指向午夜,何强猛地从座椅上站起:“成功了!所有401个模块,全部解析完毕!”
嫦娥的脸上也露出了真人般的笑容:“是的,爸爸。
我们不仅理解了它们的功能和运作原理,还掌握了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和整体运作逻辑。”
何强摘下望舒之冠,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
七天的极限攻关,他几乎到了生理极限,但内心的喜悦和成就感足以抵消所有疲惫。
“我们掌握了部分恶魔的基础基因技术。”
何强深吸一口气,“虽然只是入门级的,但这意味着我们在接触神级文明的大门。”
嫦娥走到主控台前,调出一组看起来异常复杂的数学公式:“爸爸,还有更重要的发现。
在解析这些基因模块的过程中,我们实际上反向推导出了支撑它们运作的数学基础和物理定律。”
何强眼睛一亮,快步走到屏幕前:“这些是…”
“高维非线性方程组的全新解法,以及特定能量场与生物大分子互动的量子效应描述公式。”
嫦娥解释道,“这些数学和物理知识,远超地球现有水平。”
何强如获至宝地盯着这些公式,脑中思维高速运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