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恋笔记本》注定不会杀入六月票房黑马行列。
这种纯爱电影讲究细水流长。
不过。
因为李元青的原因。
这部电影竟然被华国当成批片买进了。
直到真有国内工作人员飘洋过海来Crystal影业签署购片合同。
李元青才知道《恋恋笔记本》竟然还牵涉到华国电影市场的一些变革。
首先是市场急需回血。
大事件的影响波及整个行业上下游。
国内影院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认真吃肉。
许多引进片、合拍片都堆积在下半年。
现在就是要靠数量和多种电影门类把观众吸引回电影院。
《恋恋笔记本》相比于《黑客帝国》系列,成本虽小,宣传不大。
可它是爱情门类,能够满足恋爱群体的观影需求。
并且,它还比《宿醉》等电影“干净”。
审核压力几乎等于零。
购片主任虽然不认可电影中表达的“纯爱”,可架不住国内那些小年轻喜欢赶时髦。
“李导,你觉得《恋恋笔记本》什么时候在国内上映比较合适?”
李元青摇摇头。
“我预测不了。
尽早上映吧,毕竟你们花了十万美金。
回本压力也是有的。”
购片主任没放在心上,他也是知道实际情况的。
国内目前还没有该电影的盗版。
原因自然不是因为盗版商尊重李元青。
而是因为《恋恋笔记本》没有同步登陆香江和湾湾。
两地的封控对市场的影响尚在。
Crystal影业主动选择在北美之外的地区延迟上映。
避开同样延迟上映的《黑客帝国》系列。
另外,李元青从购片主任的话里了解到另一件足以影响华国电影市场的大事!
那就是无数影视公司羡慕乃至垂涎的进口权。
在上级的安排下。
一分为二!
上影等老牌影视公司对中影发起了悍然攻击。
大家都是半死不活,很多制片厂账上早就没钱了。
包括上影。
集团董事长被底下员工堵在办公室拍桌子。
再不发工资,他们就要往上告!
类似的怨念积压成不满。
抗议中影能够仗着独一无二的进口权实现旱涝保收。
韩三屏在这场博弈中都不算什么重要角色。
最终,为了走向更彻底的市场化。
进口体制开始松动,电影项目审批、发行、制作等方面,都在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进行革新。
当然,上级不会因为下级的逼迫而妥协。
进口权确实不能一家独大。
但彻底放开也不可能,上影分庭抗礼的愿望也不切实际。
于是。
华夏电影应运而生!
19家国有电影单位参股组建,和中影一起分润进口发行。
购片主任明确表示道。
“李导,《恋恋笔记本》会是华夏电影第一批发行的电影之一。”
“能参与这么重大的改革,倒是我们的荣幸了。”
送走购片工作人员没几天。
张昭带给了李元青一个新消息。
“内地和香江的协议谈妥了。
明年一月一号开始正式实行!”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内容涵盖很广。
电影市场只是其中之一。
很多政策要从长远来看。
内地的开放不是单项对美。
引入香江的人才、先进经验等都是当下最正确的安排!
“这项安排肯定会吸引大批香江电影人北上。
台前明星和导演都会有自己的追求,想要拴住他们比较难。
我们只能从幕后人员发力。”
“我也是这么想的。
有商业片经验的幕后人才,内地太缺乏了。
我们能趁着这次机会吸收一批。”
李元青给张昭安了心,让他放心大胆的施为。
另外,张昭汇报了青奕公司下半年的项目安排。
现在的社会环境等同于解封。
各行各业都在复苏。
要不是张国戎还没养好伤,他都想摘掉口罩连夜返回剧组。
而导演刘恒正在联系剧组演职成员。
待《少年天子》播出时间确定,邓朝等人绝对没办法闲下来。
《健听女孩》的筹备,黄紫燕也完成的不错。
随时等待李元青回国接手主导。
而作为青奕公司的总裁。
张昭把自己的精力全放在了《超级男声》。
谁也不知道节目到底拍成什么样才能引发讨论。
所以,全世界所有选秀节目都在被张昭率领的项目组反复研究。
“研究这些年轻人,我都有点迷糊了。
他们长相各异、才能有好有坏、背景身份性格也都大相径庭。
我好像看不出来他们为什么能在节目中脱颖而出。”
李元青没有责怪张昭。
他能思考到这个地步,已经能够说明他付出了常人做不到的心思。
只是他深陷其中后被眼花缭乱的现象所迷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