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找内门炼丹学徒宋姐,帮辨药材
月华如水,洒在青石小径上,映出斑驳的树影。
苏纤纤快步走着,怀里紧紧抱着那两本厚实的功法书,书页的棱角硌着手臂,却让她感到一种踏实的安心。藏书阁里的那场风波,此刻回想起来,后背仍有些发凉。柳如烟那怨毒的眼神,像一根看不见的刺,扎在了她的心头。
她停下脚步,摊开手心,那枚从草丛里捡到的银色发簪正静静地躺在掌中。月光下,簪尾那个由三柄交叉短剑组成的微小徽记,显得有些诡异。这绝非寻常饰品上的花纹,更像是一种身份的标识。
柳如烟……她背后,似乎还站着一个她目前完全不了解的家族势力。
苏纤纤将发簪重新握紧,一种紧迫感油然而生。柳如烟的敌意已经摆在明面,今天有张管事维护,下一次呢?自己不可能永远这么好运。提升实力,才是唯一的出路。
她将发簪小心收好,这东西或许以后会有用。但眼下,当务之急是拼到那株“洗髓草”。
【“洗髓草”拼团任务】
【当前总进度:40/100】
【内门/长老助力名额:2/5】
【剩余时间:2天6小时48分。】
时间不多了。王师傅和张管事,都是她通过“出卖劳力”换来的助力。这种模式虽然稳妥,但可遇不可求。宗门里脾气古怪、又恰好需要人帮忙的前辈,不是大白菜。
下一个目标该找谁?
苏纤纤的脑子飞速转动,将自己有限的人脉关系网在心里过了一遍。林清雪?她刚帮过自己,不好短时间内再去麻烦。墨渊?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她掐灭了,去找他,无异于主动往柳如烟的火药桶里扔火星子。
她需要一个新的切入点。
炼器房的王师傅,藏书阁的张管事……这两个地方的共同点是,都属于宗门的后勤技艺部门。那么,与此并列的丹堂、符箓院、阵法堂呢?
丹堂!
这个词像一道闪电划过脑海。炼丹,离不开药材。而她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药材——洗髓草。丹堂的弟子,对药材的需求和认知,远超常人。那里,或许有新的机会。而且,她曾帮刘大娘辨认过草药,对低阶药材还算熟悉,这或许能成为她的“敲门砖”。
打定主意,苏纤纤不再迟疑。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她便收拾妥当,朝着内门丹堂的方向走去。
内门的丹堂比外门的气派了不止一个档次。它坐落在一片灵气充裕的山谷中,整个山谷都弥漫着浓郁的药香。这香气不像外门丹房那般驳杂,而是层次分明,闻之令人心神清明。谷中随处可见精心打理的药圃,一阶、二阶的灵植在晨光下舒展着叶片,挂着晶莹的露珠。
苏纤纤刚走进丹堂的院落,一股混合了草木清香与丹药焦香的热浪便扑面而来。院内数十座丹房鳞次栉比,屋顶的烟囱里正冒出颜色各异的轻烟。许多身穿丹堂服饰的内门弟子行色匆匆,或抱着一堆药材,或捧着刚出炉的丹药,脸上都带着几分忙碌与专注。
这里是一个高效运转的精密工厂,每个人都像是机器上的一颗齿轮。
苏纤纤有些茫然,她一个外人,在这里显得格格不入。她该如何找到那个可能存在的“需求点”?
她放慢脚步,在院中一处不起眼的角落站定,开始默默观察。她的目光扫过那些忙碌的弟子,试图从他们的表情和言行中,找到一丝突破口。
很快,她的注意力被偏院角落里的一幕吸引了。
那里围着三四个炼丹学徒,正对着地上一个大竹筐指指点点,脸上都带着为难之色。竹筐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低阶药材,乱糟糟地混在一起,像一锅大杂烩。
在人群中,一个身穿蓝色学徒服、看起来年岁稍长的女子,正扶着额头,满脸的愁容。她约莫二十四五岁,容貌清秀,只是眉宇间积着一股化不开的焦躁。
“宋师姐,这可怎么办?刘长老急着要这批‘清心草’和‘凝血叶’炼制回气丹,可前两天新来的那个小子,把所有的一阶药材都混在了一起。这两种草药长得又这么像,这要分到什么时候去?”一个学徒抱怨道。
被称作宋师姐的女子叹了口气,声音里透着疲惫:“能怎么办?分吧!一个时辰内要是分不出来,耽误了长老炼丹,我们都得挨罚。”
话是这么说,但几个学徒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愿意主动揽下这桩苦差事。清心草和凝血叶,都是一阶下品药材,外形极为相似,都呈锯齿状的椭圆叶片。唯一的区别是,清心草的叶脉背面,有一层极淡的白色绒毛,不仔细看根本分辨不出。在这一大筐混杂的药材里将它们一一挑出,纯粹是考验眼力和耐心的水磨工夫,枯燥乏味,还没有任何好处。
“我……我还要去照看丹炉。”
“我得去送药……”
几个学徒找着借口,很快便散去了,只留下那位宋师姐一人,对着那筐“草药山”,一筹莫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