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府衙里等待东海军的消息,但一天过去了仍无音讯。
中午时,传来消息,以孙乾、糜芳为首的东海军势力被堵在琅琊南部。
刘备开始担忧跟随东海军的百姓,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些百姓是累赘。
他询问前去拦截孙乾的大将是谁,探子回答是江东军的祖茂。
刘备对名字祖茂有些印象,那是在董卓退出洛阳,诸侯兵马混战的洛阳之时。
考虑到东海军的形势,刘备决定要解决祖茂。
他打算动用一枚锦衣卫暗子来执行这个任务。
刘备原本计划让这枚暗子在袁术和孙坚决战时刻发挥重要作用,但现在他决定提前出手。
这些年来,锦衣卫的发展迅猛,天下诸侯之中,到处都安插了锦衣暗子。
郭嘉建议刘备亲自去接应孙乾的兵马,他认为这不仅是对东海势力的重视,更是对整个徐州的观望态度的回应。
亲自接应,将大大有助于未来平定徐州。
刘备在府衙内听取了郭嘉的解释后,决定采纳他的建议。
他认识到,前去接应孙乾的同时,也需要留守此处的城池。
于是,他命令文远负责留守城池。
刘备目光转向张辽。
张辽立即回应:“末将在!”
并接受刘备的命令。
刘备指派张辽率领部队驻守东安城。
他则带领剩下的四健将、吕布、蓝玉等一同前往琅琊南部,负责引导孙乾率领的东海兵马及百姓安全返回。
大军连夜出发。
...
在阳都县的南城门十里地处,营寨稀疏,仅以简易的篱笆和木桩构成微弱的防御。
高顺只能让部下就地取材以作应对。
此时,营寨中的气氛略显浮躁。
人们虽然成功穿越了开阳地界,但却被堵在了阳都。
有人担忧是否能到达东安,粮食也即将耗尽,看起来前路无望。
原本,百姓们期望跟随东海军进入兖州,过上农耕生活,但现实却充满挑战。
数日前,他们成功绕过了开阳,却在半路上被江东军祖茂拦截。
幸好有高顺的指挥,三次击退祖茂,但他们也被困在此地,进退不得。
营寨里弥漫着两种情绪,有人悲观埋怨,也有人对高顺寄予厚望。
他们相信高顺能带领他们撤往东安,随后跟随刘备回到兖州。
在中军大帐里,高顺面对孙乾和糜芳的狼狈状况。
糜芳作为武人,虽然一开始有些慌乱,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而文人孙乾则在冲击后险些丧命。
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强者受到尊重。
孙乾心存侥幸之感,多亏将指挥权交给了将军。
若非如此,仅凭他和糜芳两人,无法抵挡祖茂的突然袭击。
高顺的语气坚定,不容置疑,他强调必须冲破阳都的防线。
祖茂在城池边缘扎营,若不攻破他,便无法绕过城池。
此次阳都县的战斗与之前的开阳县不同,城中兵马并未出动。
孙乾等人向高顺请教策略,全权听从他的指挥。
此时,一名亲卫带着主公刘备的密函找到高顺,密函中透露刘备将亲自率领兵马前来协助东海军和百姓突破阳都的封锁。
高顺大喜过望,立即下令全军修整一天,明晚子时出击,一举攻破阳都。
这个消息令众人振奋不已。
他们期待大汉皇叔刘备的到来能为他们带来胜利的希望。
全军士气高昂,一心期望能够攻破阳都县。
在得知祖茂曾质问赵图为何没有阻拦东海兵马后赵图的解释后,祖茂心生不满。
这段时间以来,祖茂多次率军攻打东海军,但都被高顺成功防御。
心中愤怒的祖茂对赵图发泄后,命令他做好继续进攻的准备。
赵图走出府衙,嘴角轻扬,冷笑着威胁道:“过一阵子,有你好看!”
随后便离去。
次日中午,赵图在营寨内召集麾下的部将。
他们绝对忠诚并顺从于赵图。
赵图命令其中一名叫赵甲的部将,暗中在城中招揽一百名市井流氓,在今晚子时集合于西城门,每人给予八百钱的报酬。
当听到东城的声音后,让他们在西城制造混乱。
赵甲对此任务感到困惑不解,但赵图命令他无需多问,照办即可。
随后,赵图又命令赵甲在完成行动后,带领所有兄弟埋伏在东城周边。
当听到赵图的信号后,立即动手夺取阳都东门。
赵图身为开阳县令,无法直接主导阳都内的城门防守,只能采取强攻的方式。
他清楚此行动可能让徐州无法容纳他们,甚至可能面临孙坚的报复。
但赵图毫不在意,他宣称自己是皇叔的人,并透露了他们的身份一直对孙坚有所隐瞒的实情。
至此,赵甲和其他部将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
赵图收到命令,示意赵甲前去执行任务。
随着天色渐暗,夜幕降临,赵甲在漆黑的夜色中小心行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