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赵范一群人还在谋划针对林铤的部署,而反观林铤这边正沉浸在赵云即将到来的喜悦之中。
又过了平静半个月,这期间林铤把强化版的骑兵三件套给打造出来了,但是只先装备在山间要塞驻扎的骑兵之上。
这强化版的骑兵三件套分别是马鞍、马镫、马蹄铁。其实马鞍在战国后期(约公元前4世纪)就已经出现了,当时是北方游牧民族率先使用简易版的马鞍,这个时期其实有类似的马鞍就是有点儿膈腚;至于马镫西晋(3世纪)已有单侧马镫,双侧镫普及则是在南北朝时期(5-6世纪),中国为最早明确使用地区;至于马蹄铁这个时期是没有的,马蹄铁最早出现于公元1世纪左右,由欧洲北部的凯尔特人发明,并在古罗马帝国得到广泛应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使用草编马掌作为缓冲保护,但易脱落。??公元前1000年左右,古希腊和罗马出现皮革或金属U形马掌,但固定效果仍不理想。???真正意义上的马蹄铁?由凯尔特人于公元1世纪发明,采用钉固定技术,显着提升防滑性和耐用性,随后在古罗马帝国普及。中国最早的马蹄铁实物出土于东汉时期的鲜卑族遗址(内蒙古小呼和格勒遗址),推测为国内最早使用马蹄铁的例证。??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马蹄铁技术进一步完善并广泛普及。
而林铤做出的强化版马蹄铁其设计成熟,先是采用7钉固定,但由于重量加重马匹的负担,后优化为4-5钉以减少重量。毕竟这个时期的战马是珍贵的战略资源,所以能尽量保护马匹的林铤就尽量去优化配件的使用方案。
这一日,林铤带着徐盛和赵累等人出庄三十里迎接刘巴和赵云等人的到来。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抵达了“庄子”外三十里处,林铤打马上前一见是刘巴,旋即下马上前相迎道:子初兄一路辛苦,快随我回庄中休息。”
刘巴随即躬身一礼道:“幸不辱命,还请稍待,容我介绍随行之人。”
由于林铤之前有嘱咐过,非自己人面前不要称“主公”,所以对外刘巴等人一直谨记,或称“廷钰兄”或者干脆不称呼。
“这位便是廷钰兄心心念念的赵云赵子龙。”刘巴介绍道。
林铤这是打量起眼前的赵云,只见赵云是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外表俊朗,器宇轩昂,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又见其右手扶着腰间长剑,左手拉着白马的缰绳,身着一袭白袍。
林铤一看之下感觉和自己想象中的赵云好像吻合上了,于是上前热情的握住赵云的双手道:“子龙啊!盼星星盼月亮的总算是把你盼来了。”
“盼星星?盼月亮?这么形容还挺有意思的,很贴切也很真诚。”这是赵云心里对林铤的第一印象。
“云远在河北,不知廷钰兄是如何知晓赵云如此多的事情?”赵云还是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糟了!总不能告诉赵云自己是从未来来的吧。”林铤心中暗道不妙,虽然早有预料,但没想到赵云一见面就问出来了。
“不知子龙可曾听说过神交一说?”林铤开始忽悠道。
“神交?”赵云又疑惑道。
这下不仅赵云疑惑,在场的所有人都疑惑起来,包括一旁站着的刘巴和赵云身后的牵招。
“没错,我与子龙深交已久,故心中早已把子龙引为挚友。想必子龙已久看过《六合大枪》了吧?如非挚友又如何能轻易交托此物呢?”林铤一脸真诚的看着赵云继续忽悠道。
“如此说来,却也是说得通的。只是…………”赵云话还没说完,林铤连忙转移话题道:“子龙一路舟车劳顿先随我回庄休息。”
这时林铤也注意到了赵云身后的牵招,见其体型颇为魁梧健壮,一身若隐若现的肃杀之气一看就是是久经战阵之人。林铤心中也是疑惑刘巴信中并未提及此人,于是道:“在下林铤,字廷钰,一见阁下便知是久厉沙场之宿将。还未请教阁下之姓名。”
牵招见林铤一眼便看破自己的来历,而且语气态度都十分客气于是便回道:“在下牵招,子子经,安平观津人。路上遇到子初先生与子龙便一起结伴前来桂阳郡。”
“什么!你说你是牵招?”林铤被刘巴带回来的“惊喜”给震惊到有点失态。
牵招给林铤这一声提问给吓了一跳,心里还纳闷难道自己的空袭有这么吓人吗?
林铤想再确认是否是历史上的雁门太守牵招,于是又问道:“子经原先可是在袁本初麾下效力?”
“阁下是如何知晓的?牵招自问并没有名声显露至各州郡。”牵招也问出心中疑惑。
林铤心道:“现在百分百肯定是他了。”
于是林铤又问道:“子经怎么会想到来桂阳郡呢?”
“唉!在下为奸人所排挤,因顾忌其欲谋害家人,在子初先生的一番建议下便决定举家搬迁至桂阳郡避祸。还请廷钰兄不吝收留。”牵招叹了口气无奈的请求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