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问这话的是刘巴。
“然也,我在怎么也不敢将如此重要之事当作戏言。”雷薄认真的回答刘巴。
刘巴激动的对林铤拱手一礼道:“主公,还请务必尽快想要雷绪将军前来相投,如此我们便有了对抗赵范的底气,就算是取而代之亦未尝不可。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如我们不去取而代之恐怕不日我等就要尸首分离了。还请主公尽快做决断才是!”
林铤看着刘巴如此激动也是无奈的一叹道:“子初所想亦是我之所想,我也必然要邀请雷绪将军和其麾下数万之部曲前来相投。奈何我们现在的所有储备看似虽多,但是再是如何精打细算恐怕也不足以支撑三个月吧?我在思考的是从哪里弄更多的粮草已供给雷绪将军所投之部曲,至少要准备半年之数。”
“巴颇有家资,愿意全部献于主公!”刘巴坚定的对林铤道。
林铤心中感动万分的看着刘巴,话到嘴边却终是没有开口。
雷薄也跟着道:“我即可书信一封快马送于舍弟,让其自筹一部分粮秣辎重,想必可以缓解部分压力。”
林铤这时候也是感叹,看来自己有时候也是真的能够用真心换真心的,一个是愿倾尽家财献给自己,一个是让“带资进组”的弟弟再去“集资”。
“既然如此,那就有劳子初和仲达了。不过子初尚且先不急于变卖家财,先尽量加大“雪花盐”和“雪花精盐”的供应,争取尽快回笼钱银,除郴县外,在远一些的县城和零陵、长沙接壤的县城购买粮草,先运至山间要塞。”林铤道。
“山间要塞规模几何?能装得下这么多粮秣和兵马吗?”刘巴问道。
林铤狡黠一笑:“你自己到时候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嘛。”
三人对视一眼,都放声大笑,仿佛刚才压抑的情绪不存在一般。
随后林铤便让人去唤鲍喜、鲍庆、鲍富、鲍达等四人前来。
一阵嘱咐之后,由鲍喜和鲍达担任这次出征的亲卫队统领和副统领。
三日后,大军开拔。
鲍隆和陈应早已在两日前各自向着阴山县和南平县而去。
而此时郴县出发的大军只有林铤率领的这一支。
数千人的大军浩浩荡荡的向着与苍梧郡接壤的桂阳县而去,一路上林铤暂时未发觉什么异样之处。
经过了两日的行军,总算是是赶到了桂阳郡。林铤令大军即刻进入城内接受桂阳县城的防务工作,自己则和雷薄一同占据县衙作为临时“前线指挥所”。
“主公,您留我与500士卒在县城之中。如赵范设计让人背后偷袭……………原本我们部曲人数就少于赵范安排的数倍之数,如此安排太过危险,请恕雷薄不能答应!”雷薄对着林铤说完便下跪不起。
“仲达,你先起来!”
“主公若不收回成命,陷自己于险境雷薄宁死也不能答应!”
雷薄就是跪着不起,一定要林铤收回命令让自己随军护卫林铤左右。
林铤上前扶起雷薄道:“仲达,你先起来。我已让子龙(赵云)率领200骑兵,子重(赵累)率领300步卒前来支援你。务必要守住桂阳县城,有你在后方的桂阳县城,赵范的嫡系就会有所顾忌,自然想要加害我也得掂量一下。我已提前告知子龙,如我遇险子龙率领骑兵前来救援于我。此番我们出征之大军多为步卒,虽然桂阳县周边多为山林,但骑兵依旧有一定的优势,可能你不太了解赵云,以他之神勇,想必我无忧矣。”
雷薄刚欲开口再劝,林铤抬手便阻止。
随后林铤又道:“我知仲达好意,莫要再劝,你留在后方震慑宵小才是对我最大的护持。”
雷薄见林铤说到如此也不好再言相劝,只能无奈的接受林铤的安排。
翌日,林铤率军出征,留雷薄及所部部曲500之数,连同赵范之前指派的士卒中挑选出看着不是那么心向赵范的200士卒,连同县城之中原有的300守备士卒合计1000士卒首位桂阳县城,半数以上的粮秣辎重皆放置于县城之中。林铤率领剩余的本部600部曲连同鲍家村四人众(鲍喜、鲍庆、鲍富、鲍达),赵范的外甥赵愢率领3500余名士卒及1500千民夫随林铤出征,至于堂侄儿赵垯(da读第三声)则率领剩下的1200余人数的士卒为后军跟随。
中军和后军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而赵愢则被林铤任命为前军先锋部队,率领1000士卒在前方开路,林铤此番安排也是尽量的避免自己被赵范的嫡系给“包饺子”。毕竟赵垯后面还有雷薄在盯着,稍有不对雷薄就会闻机而动,并且半数的粮草辎重都在桂阳县城之中。这让赵垯和赵愢如何不有所顾忌,也最大限度的保障林铤在中军的安全。
林铤毕竟也是第一次单独率领一军出征,再加上身边没有雷薄这样的宿将跟随,也不免多了几分小心谨慎。
就在林铤边行军边思考哪里还需要查缺补漏之际,前方一匹快马向林铤奔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