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圆满”落幕,但其引发的洪荒震荡却如同投入混沌海的巨石,涟漪层层扩散,愈演愈烈。
楚歌最后那冰冷彻骨、言出法随般的六个字——“闹剧该结束了”,非但没有终结这场荒诞剧,反而被玄都大法师和洪荒众生解读出了无穷深意,将“混沌抽象应用研究院”和那位神秘的“董事长”推上了神坛。
一时间,研究院从“新星”一跃成为洪荒混沌学领域的“权威”乃至“霸权”!
瑶池仙子敏锐地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她的寒气处理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开始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操作。
首先,是“知识付费”的全面升级和垄断。
《玄都法师观察笔记(精装道韵版)》价格翻了三倍,依旧被秒空。新增的《董事长语录(初探)》(实际上就是楚歌那六个字加上瑶池胡编的几万字的“深度解读”),更是卖出了先天灵宝的价格,购买者还趋之若鹜,声称从中感悟到了无上大道的冰山一角。
“与法师同频”VIP观察席扩展成了“与巨头神交”至尊套餐,增加了“随机聆听董事长闭关波动(其实是瑶池模拟的冰冷能量杂音)”的抽奖服务,中奖率极低,但每一次抽奖都能引发一轮灵石狂欢。
“院长一对一答疑”涨价十倍,孤辰魔祖被迫营业,每天对着瑶池提供的、越来越离谱的“标准答案”照本宣科,感觉自己离真正的魔道越来越远,倒是离精神病越来越近。他的泡泡嗝现在已经成了“混沌共鸣”的标志性符号,甚至有修士开始模仿修炼“打嗝悟道法”。
其次,是“学术标准”的制定。
瑶池趁热打铁,以研究院的名义,发布了《洪荒混沌抽象行为分类与能量编码标准(初版)》,简称“抽象国标”。
这份“国标”里,详细定义了各类抽象行为的“道意等级”和“能量系数”。比如:
· “口水喷射类”:根据初速度、抛物线、落点分布、残留能量气息,分为“微嗔级”、“小怒级”、“暴怒级(未观测到,理论存在)”。
· “彩虹屁类”:根据色彩饱和度、光谱复杂度、扩散范围,分为“愉悦级”、“狂喜级”、“道韵级(需搭配特定仪器观测)”。
· “翻滚啃咬类”:根据轴向、角速度、啃咬虚空频率,分为“困惑式”、“探索式”、“毁灭式(理论存在)”。
甚至还包括了“泡泡嗝共鸣频率区间参考值”!
这份彻头彻尾瞎编乱造、基于极小样本(那群幼崽)和大量脑补的“标准”,竟然因为有着玄都大法师的“背书”和董事长的“神秘光环”,被洪荒众多修士和宗门奉为圭臬!
许多修士开始拿着这份“标准”,对照着观察自家灵兽、甚至同门师兄弟的某些无意识行为,试图从中“悟道”,闹出了无数笑话。比如某宗门长老看到弟子修炼时放了个屁,立刻拿出“标准”对照,严肃地判定其为“愉悦级彩虹屁的雏形,需重点观察引导”,吓得那名弟子差点走火入魔。
更有甚者,一些炼器宗门开始根据“标准”研发所谓的“抽象行为能量采集器”、“道意评级罗盘”等法宝,形成了一个畸形的产业链。
第三,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
瑶池宣布开办“混沌抽象道法高级进修班”,由“孤辰院长”亲自主讲(念稿),学费高昂到令人发指,第一期名额却瞬间被各大宗门抢光。许多卡在瓶颈多年、病急乱投医的大能,都指望能在这“前沿领域”找到突破契机。
进修班的教学内容更是荒诞绝伦:学员们需要学习如何精准地记录和分析灵兽的打滚角度、如何从一堆毫无规律的涂鸦中解读出“混沌密码”、甚至如何模仿幼崽的某些行为来“贴近混沌本源”…
孤辰魔祖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一群最低也是金仙修为的“学生”们,拿着玉简认真记录他关于“屁股墩共振效应”的胡扯,感觉自己不是在上课,而是在进行一场大型集体催眠仪式。
第四,是对外“学术交流”与“技术输出”。
一些强大的宗门、甚至妖族、古族,开始派代表团正式访问“混沌抽象应用研究院”,寻求“技术合作”和“学术指导”。
瑶池来者不拒,但合作条件极其苛刻:天价咨询费、共享所有“观测数据”(由瑶池选择性提供)、购买指定的顶级观测设备(从八景宫渠道购买,研究院抽成)…
于是,洪荒各界开始出现一种奇观:许多大佬的洞府里,都摆放着来自八景宫的顶级先天灵宝设备,用来观察自家灵宠打哈欠、流口水、或者对着空气呲牙… 美其名曰“混沌生态研究”。
玄都大法师对于这种“学术繁荣”景象感到十分欣慰,认为这是洪荒修行界百花齐放、思维创新的体现。他甚至亲自出面,帮研究院协调了几笔大的设备订单,并推荐了几位八景宫的记名弟子来进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