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毛球成功制造出合格叙事《分享》的成就感,如同最顶级的燃料,瞬间点燃了它心中那名为“制造可食用美梦”的庞大工程。它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的微型叙事练习,它将这次创作视为里程碑式的突破,认为自已已经掌握了“叙事”的核心奥义(虽然楚歌认为它只是刚会爬)。
于是,一项被粉毛球内部命名为“终极饱腹美梦计划”的宏大项目,在未经研究院管理层(特指楚歌)正式批准的情况下,悄然上马了。
项目总工程师:粉毛球(自封)。
项目顾问:灰白涂鸦球(被动)。
项目潜在风险承担者:研究院全体成员及附属设施。
项目目标:创造一个结构完整、细节真实、情感充沛的,关于“球球终于吃到了亮丹丹并且吃饱了”的超级美梦叙事,并将其成功具现化为可食用的现实!
直播间的观众通过粉毛球那几乎不加掩饰的、如同全频道广播般的兴奋意念,第一时间获悉了这一“喜讯”,顿时议论纷纷:
“来了来了!崽崽要搞大的了!”
“《论如何用故事喂饱自己》”
“预感研究院即将迎来史诗级能源危机……”
“董事长知道这个计划吗?(手动狗头)”
楚歌当然知道。粉毛球那点心思,根本瞒不过他冰冷道心的感知。但他这次没有立刻制止,而是选择了静观其变。他想看看,在初步掌握了叙事技巧后,这饿崽能做到什么程度,又会引发何种新的现象。当然,必要的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早已准备就绪。
粉毛球开始了它严谨(自认为)的准备工作。它首先对目标——“亮丹丹”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数据化分析。它调动金色呆毛,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对着瑶池资源包里仅存的几颗低级灵丹投影(真的不敢再用实物了),以及记忆中百草仙子那枚仙丹投影的残留印象,疯狂采集数据。
“……光泽度……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香气浓度……爆表!……能量纯度……未知……口感……假设为……入口即化……爆浆流心……回味无穷……”
它甚至试图分析和量化“饱腹感”这种抽象概念,将之定义为“能量填充率达到百分之百且满足感阈值持续超过标准线一炷香时间”。
它把这些杂乱无章、夹杂着大量主观臆测和夸张修辞的“数据”,用抽象线条和扭曲符号记录在研究院的墙壁上、地板上、甚至几个倒霉的活化手办身上,搞得研究院像是被抽象派数学家袭击过的案发现场。
孤辰魔祖看着一个被画满了各种箭头和百分比符号的丹丹手办,嗡嗡吐槽:“……本座当年炼制混沌魔兵,都没这么啰嗦……”
玄都大法师则试图从那些扭曲符号中解读天机,结果算得头晕眼花,连呼“无量丹丹”。
在完成了(自以为)详尽的“需求分析”后,粉毛球开始了核心的“叙事架构”阶段。它决定,这个超级美梦叙事不能是简单的“找到丹丹-吃掉”,那样太单调,缺乏“故事性”。它要设计一个波澜起伏、最终功德圆满的剧本!
它构思了一个三幕剧:
第一幕:《绝望的寻觅》(渲染饥饿感和寻找的艰辛)
第二幕:《奇迹的降临》(丹丹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制造惊喜)
第三幕:《酣畅的盛宴》(详细描绘吃的全过程和极致的满足感)
它还为这个叙事设定了关键的“真实感细节”,比如丹丹在嘴里融化的具体温度,咽下去时喉咙的感觉,以及吃饱后打嗝的声音(它决定设计成一个带着金色小星星的悦耳嗝)。
整个叙事架构充满了粉毛球式的浪漫(?)与执着,逻辑感人,细节……丰富得有点过头。
接着,它开始调动能量,进行“场景搭建”和“角色塑造”。它没有直接动用魅惑净化炉,而是先利用自身能量和那些被它画满“数据”的墙壁、地板,试图先构建出叙事的“舞台”。
它让代表“绝望”的暗色线条在墙壁上蔓延,让代表“奇迹”的金色光点在空中无序闪烁,还试图塑造一个“丹丹精灵”作为第二幕的关键角色(一个长着翅膀的、会飞的亮丹丹)。
然而,问题很快就出现了。
它对“绝望”的理解,主要来源于“饿肚子”和“爸爸不给丹丹”,导致渲染出的“绝望”场景,怎么看都像是一个饿崽在撒泼打滚的现场还原,悲壮感不足,喜剧感拉满。
它设计的“丹丹精灵”,因为对“精灵”缺乏概念,最终弄出来的像一个长了鸡翅膀的、咧着嘴傻笑的汤圆,毫无仙气,只有一股憨憨的气息。
最麻烦的是,当它试图同时维持“绝望寻觅”、“奇迹降临”以及部分“盛宴”场景的能量结构时,那刚刚入门的控制力立刻捉襟见肘。不同的能量结构相互干扰,不同的情感意念彼此冲突,导致构建出的“舞台”极其不稳定,光影乱闪,意念杂音刺耳,仿佛一个即将崩溃的劣质全息投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