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是一个旬休。
学堂内,气氛却比往日更加肃穆。
李渔正襟危坐,手中捧着一本不知翻了多少遍、书页已然泛黄的《程文集》。
“今日,我们不讲经义,不谈史鉴,只说程文。”
“所谓程文,便是你们府试、院试,乃至将来府试、会试的敲门砖。”
“文章做得好,平步青云;做得不好,纵你满腹经纶,也只能是皓首穷经。”
他目光扫过下面一张张稚嫩的脸庞。
“此篇《民为邦本论》,乃是弘治十五年府试的解元之作。”
“其破题之精,承题之稳,起讲之妙,皆是尔等楷模。都听好了……”
李渔开始逐字逐句地剖析文章。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此八字破题,稳如泰山,引《尚书》之言,开宗明明义,无可挑剔……”
堂下的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
这篇文章对他们而言,不啻于天书。
但在李渔的讲解和宋河时不时的“翻译”下,他们仿佛也窥见了一丝文章大道的玄妙。
宋河也在听,但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奋笔疾书。
他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当李渔讲到“故善为政者,必先安其民;安民之道,惟在足其食、暖其衣、轻其赋……”时,宋河的手突然停了。
他举起了手。
这个小小的动作,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包括讲台上的李渔。
在官学,举手提问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但在此刻,在李渔讲解他最为推崇的程文时举手,意义却截然不同。
“宋河,你有何疑问?”
李渔停下讲解,和善地问道。
他并不觉得宋河是在捣乱,这孩子求知若渴,他提出的问题,往往能切中要害。
宋河站起身,先是对着李渔躬身一礼,才开口道:“先生,学生有一惑。”
“此文立意高远,论证详实,确是佳作。但通篇皆言‘如何安民’,谈及‘足食’‘暖衣’,却未曾深究‘食’从何来,‘衣’在何处。”
“文章大谈‘轻赋’,可若国库空虚,边防不固,盗匪横行,又何谈安民?”
“学生以为,此文更像是空中楼阁。说得都对,却无一字可真正落地。它只告诉为政者‘应该做什么’,却没有说‘要怎么做’。”
“若考生只会写这等锦绣文章,他日为官,恐是百姓之祸。”
话音落下,整个学堂死一般的寂静。
周小胖张大了嘴,手里的毛笔滴下一大团墨汁,染黑了刚抄写的段落。
刘二狗等人更是面面相觑。
宋河这是在质疑解元公的文章?还说这是祸国殃民?
这胆子也太肥了!
李渔也愣住了。
他怔怔地看着宋河,浑浊的老眼中,先是闪过一丝错愕,随即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芒所取代。
多少年了?
他教了多少学生,批了多少文章,从未有人能跳出程文的窠臼,从“实务”的角度去审视一篇范文!
足其食,食从何来?是农桑,是水利,是商贸流通!
暖其衣,衣在何处?是纺织,是税收,是产业聚集!
轻其赋,国库何为?是如何开源节流,如何在不伤民力的情况下,充盈国库,以强兵,以安邦!
这些,是一个十岁孩童能想到的问题?
“好!说得好!”
李渔猛地一拍讲台,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说得太好了!纸上谈兵终觉浅!我辈读书人,若只知引经据典,堆砌辞藻,与那书橱何异!”
他看向宋河的眼神,充满了欣赏。
“你能看到这一层,已远超同辈,甚至……远超许多所谓的名士大儒!”
“坐下吧,你的问题,问到了根子上。这,也是为师接下来要教你们的——经世致用!”
……
京城,礼部侍郎府。
雕梁画栋,曲径通幽。
书房内,紫檀木的书案上,青铜仙鹤香炉里,正飘散着袅袅的龙涎香。
礼部侍郎宋万此刻却没有半点批阅公文的心思,只是烦躁地用手指敲击着桌面。
“管家。”
“老爷。”
一个穿着深色绸衫,身形微胖的老管家躬身侍立。
“青州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宋万的声音有些沙哑。
管家的头垂得更低了:“回老爷,有消息。青州宋家家主宋缺,在本次县试中,被查出舞弊,证据确凿。”
“咔嚓!”
宋万手中的狼毫笔杆,应声而断。
他死死盯着管家,一字一顿地问:“然后呢?”
管家身子一颤,声音压得更低:“人……已经被押入大牢,知府会审,定了罪。”
“判……判全族流放三千里,往辽东苦寒之地。”
流放三千里!
宋万只觉得眼前一黑,身子晃了晃,险些从椅子上栽倒。
完了!
宋缺那个蠢货,居然真的被抓了!
他会不会……会不会把自己给供出来?
这些年,宋缺就像一只吸血的蚂蝗,以“一饭之恩”为要挟,从自己这里榨取了不知道多少银钱和方便!
他恨宋缺,恨不得他立刻就死!
可现在,他却怕宋缺不死,怕他在牢里乱说话!
一旦自己科举舞弊的丑闻被揭发,别说这礼部侍郎的官位,自己这条命能不能保住都是两说!
宋万的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脸色苍白如纸。
“他……他可有乱说什么?”
他颤声问道。
管家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组织语言。
“老爷,据说……宋家主在堂上,什么都没说。”
“无论臬司如何用刑,他都一口咬定,是自己利欲熏心,鬼迷了心窍,与其他任何人无关。”
“什么?”
宋万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那个贪婪、卑劣、一直把他当成摇钱树的宋缺,在生死关头,居然……护住了他?
为什么?
这不合常理!
以宋缺的为人,不把自己拖下水,换个从轻发落,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千真万确。”
管家补充道,“据说,当时宋家主被打得血肉模糊,供出许多青州官员,也没有提及您半分。
宋万瘫坐在椅子上,脑中一片混乱。
喜欢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