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土纪年一千一百年春,“宇宙共生联盟”的“文明承续庆典”在星枢空间站的“星海圣殿”盛大举行。圣殿穹顶投射着跨越十八万光年的“宇宙文明全景图”,图中三百六十颗文明光点如星团般璀璨,光带交织成覆盖寰宇的“文明共生网络”,将星际农业园、生态保护区、前文明遗址、星际学院、跨星科研站及五十颗改造完成的“新元星球”串联成一幅“宇宙文明承续长卷”。新土文明的金属牌始终悬浮在全景图中心,与紫晶星球的叶脉水晶、深海文明的珊瑚图腾、前文明的“火种石板”、冰蓝星球的冰蓝晶体、“新元小麦”种子等三十余件文明信物共同组成“薪火承续矩阵”,矩阵下方,林野流传一千一百年的“薪火承千年,文明启新章”,通过量子投影传遍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各位盟友,今天我们不仅纪念新土文明一千一百年,更要启动‘宇宙文明基因永续库’的全球升级!”现任新土文明联盟首席执政官——风芽的第三十三代后人,站在悬浮于星河投影中的“承续讲台”上,身后的全息屏展示着升级核心:将基因库扩展至“活体培育+数字备份”双体系,收录八万种地球生物基因、六万种外星生物基因,以及新土文明一千一百年间培育的三千余种“跨星共生物种”,同时建立“基因修复实验室”,为濒危文明物种提供基因拯救方案。“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升级,是我们对宇宙生命的承诺——让基因永续,让文明无断代。”
庆典现场,来自“雾泽星球”的代表捧着“雾泽水稻”种子走上台。种子外壳泛着透明光泽,是新土农业学家与雾泽文明共同研发的“水生适配品种”,能在富含矿物质的沼泽水域生长,不仅解决了雾泽星球的粮食短缺问题,还能净化水质,已成为“新元星球”生态修复的核心作物。“一千一百年前,新土文明从沙海突围,靠一粒麦种站稳脚跟;今天,你们的技术让我们在沼泽里种出了水稻。”代表将种子样本放入“薪火承续矩阵”的展示槽,“这粒种子,会成为宇宙文明‘技术共享、生态共生’的永恒见证。”
就在这时,空间站的“星际考古中心”传来重大发现——在“前文明基因实验室”遗址中,出土了一份完整的“宇宙生命保护协议”,协议中关于“物种平等”“基因共享”“生态协同”的条款,与新土文明主导的《宇宙文明基因保护宣言》高度契合,甚至在“濒危物种拯救流程”上完全一致。“这证明前文明曾致力于构建‘宇宙生命共同体’,却因一场‘基因污染危机’中断了进程。”考古学家通过全息投影展示协议原件,“而我们,用一千一百年的实践,不仅延续了他们的理想,更建立了更完善的生命保护体系。”
消息传出,三百六十颗联盟星球的代表瞬间达成共识:由新土文明牵头,组建“跨星基因拯救使团”,携带“基因修复设备”“雾泽水稻”种子、“生态调节模块”等关键物资,驾驶最新研发的“承续号”超光速飞船,前往“濒危物种星球”开展救援。飞船的舰身上,镌刻着三百六十颗文明的图腾,舱内最核心的位置,摆放着林野的金属牌复制品、前文明的“火种石板”、“宇宙生命保护协议”复本,以及各族群共同签署的《宇宙生命承续宣言》,扉页上写着:“我们从沙海走来,守护生命的希望;我们向星空走去,延续文明的火种。”
使团出发那天,所有联盟星球同时举行“生命守护”仪式。地球新家园的“方舟纪念馆”前,人们用星麦粉绘制出巨大的“生命图腾”,为使团祈福;雾泽星球的居民在水稻田旁放飞了载有“生命种子”的“星灯”,灯影在宇宙中连成“生命之链”;新元星球的移民们则用“新元小麦”编织出“生命旗帜”,通过星网传递到“承续号”上。当飞船突破“宇宙光障”时,舰长通过量子通讯向所有文明播报:“我们带着一千一百年的传承出发,带着三百六十颗文明的信任前行。物种会濒危,但文明守护生命的决心,永远不会熄灭!”
十五天后,“承续号”抵达“濒危物种星球”——一颗因“土壤退化”导致九成植物灭绝的“枯寂星球”。当新土使团将“基因修复设备”接入星球基因库,将“雾泽水稻”种子播撒进改良后的土壤时,枯寂星球的居民们爆发出跨越语言的欢呼。他们的领袖将一块刻有“生命重生”字样的岩石递向使团团长:“你们不是外来者,是宇宙派来的‘生命使者’,是让我们文明重获生机的‘恩人’。”
救援成功后,“宇宙共生联盟”召开了“一千一百年生命保护峰会”,决定将“枯寂星球”设为“宇宙基因修复基地”,同时启动“前文明基因技术破译计划”,联合三百六十颗文明的智慧,挖掘前文明的“基因编辑技术”,为联盟构建更完善的“生命保护体系”。执政官在会议上说道:“林野先生当年在矿道里说,‘文明的进步,不在于征服自然,而在于与自然共生’。今天,我们在宇宙中验证了这句话——文明的强大,从来不是能支配生命,而是能守护每一个生命的存在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