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艳带着云霄和五娃们刚钻进朝阳凤凰山的朝阳洞,就被洞深处飘来的一阵“烤地瓜味”勾得挪不动腿——要知道这洞可是辽代高僧圆寂的地方,按理说该飘檀香,哪来的街头小吃味?慕容艳抹了把鼻尖,故意挺了挺腰,让原本就裹得紧实的锦缎腰封绷得更显曲线,转头冲云霄挑眉:“云大帅哥,你说这洞里是不是藏着个‘古代吃货’?要不咱赌一把,找到香味源头,你输了就答应我……”
她话没说完,就被三娃的喷嚏打断。三娃揉着鼻子蹦跶:“艳姐你别晃了!你那腰封上的金铃铛晃得我眼晕,再晃我该把昨天吃的酸菜饺子喷四娃脸上了!”四娃正举着手机打光,闻言立马跳开:“你敢!上次你把鼻涕蹭我新买的卫衣上,我还没跟你算账呢!”五娃拽着二娃的胳膊,小脑袋凑到洞壁前,突然“哇”一声:“二哥你看!这石头上画的是不是小猪佩奇?”
二娃凑过去瞅了瞅,一巴掌拍在五娃后脑勺上:“你这小丫头片子,看啥都像动画片!这是辽代的岩画,你看这线条,应该是当时的僧侣画的瑞兽……”“拉倒吧!”大娃从背包里掏出个放大镜,挤开二娃,“这明明是只烤全羊!你看这腿的弧度,跟我上次在沈阳老边饺子馆吃的烤羊腿一模一样!”
云霄没理会这帮活宝的吵闹,伸手拽了把慕容艳的胳膊,语气里带着点无奈:“别闹,这洞地形复杂,小心脚下。”他的指尖刚碰到慕容艳的手腕,就被她反手勾住了手指——慕容艳故意往他身边靠了靠,温热的气息扫过他的耳廓:“怎么,云警官这是担心我?还是怕我再像上次那样,把你推进泥潭里?”
云霄耳尖微微发烫,赶紧抽回手,假装看洞顶:“我是怕你拖后腿。上次要不是你非要抢那只‘会说话的鹦鹉’,我们能被反派追得像丧家之犬?”“嘿!你还好意思说!”慕容艳叉着腰,腰封上的铃铛叮当作响,“那鹦鹉说它知道你小时候穿开裆裤的糗事,我不得帮你问问清楚?谁知道它是反派放的假鸟,一开口就喷我一身墨汁!”
两人正拌着嘴,五娃突然尖叫起来:“你们快来看!这里有个洞!”众人围过去,只见洞壁上有个半人高的缺口,里面黑漆漆的,那股烤地瓜味就是从里面飘出来的。慕容艳眼睛一亮,率先钻了进去,云霄怕她出事,紧随其后。等后面四个娃也挤进来,才发现这是个不大的石室,石室中央摆着一个石桌,石桌上放着一个陶碗,碗里竟然真的有一块烤得焦黑的地瓜,旁边还压着一张泛黄的纸片。
“我去!真有烤地瓜!”三娃伸手就要抓,被慕容艳一巴掌拍开:“你个吃货!这说不定是文物,碰坏了把你卖了都赔不起!”她凑到石桌前,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张纸片,云霄赶紧递过手电筒。借着光,两人看清了纸片上的字迹——是用毛笔写的契丹小字,旁边还有几个歪歪扭扭的汉字:“张和尚,今日欠李屠户烤地瓜三个,明日还馒头五个。——辽统和二十三年秋。”
慕容艳念完,当场笑喷:“好家伙!这是辽代的外卖单啊!原来古代和尚也逃不过‘吃霸王餐’的诱惑!”云霄也忍不住勾了勾嘴角:“这张‘外卖单’要是真的,可是研究辽代民间饮食的重要文物。统和二十三年是公元1005年,也就是宋辽澶渊之盟那年,看来那时候朝阳地区的宋辽百姓交流挺频繁,连烤地瓜都成了‘硬通货’。”
“什么是澶渊之盟啊?”五娃仰着小脸问,二娃拍了拍胸脯:“这你就问对人了!二哥我可是历史小达人!澶渊之盟就是宋朝和辽国打仗,打累了就签了个和平协议,宋朝每年给辽国送钱送布,两国就不打了。”“那宋朝是不是很怂?”四娃插嘴,大娃摇摇头:“也不能这么说。当时宋朝的经济比辽国发达,送的那点钱对宋朝来说不算啥,换来了一百多年的和平,老百姓不用打仗,也挺好的。”
慕容艳听得津津有味,转头对云霄说:“没想到你们五娃还挺有文化。不像某些人,上次我跟他说朝阳是‘三燕古都’,他竟然问我‘三燕’是不是三只燕子……”云霄脸一黑:“我那是故意逗你玩的!我好歹也是警校毕业的,历史常识还是有的。朝阳是前燕、后燕、北燕的都城,所以叫‘三燕古都’,而且这里还出土过很多辽代的文物,比如释迦牟尼佛舍利,对吧?”
“哟,不错嘛,还知道佛舍利!”慕容艳伸手戳了戳云霄的胸口,“看来我之前真是小看你了。”她的指尖柔软,戳得云霄心里痒痒的,他下意识地抓住她的手,刚想说点什么,石室突然晃动起来,头顶的石块哗哗往下掉。“不好!石室要塌了!”云霄一把将慕容艳护在怀里,冲五娃们喊:“快出去!”
众人慌忙往缺口跑,慕容艳被云霄护着,跑得急了点,突然“哎哟”一声——她的腰封勾在了缺口的石棱上,整个人被卡在了中间,上不去下不来。“怎么了?”云霄回头,就看见慕容艳撅着屁股,腰封被石棱扯得变了形,露出一截白皙的腰腹,忍不住笑出声:“你这是被石头‘非礼’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