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听证会的结果,并未当场宣布。这种国际标准组织的流程往往缓慢而审慎,需要各方提交补充材料,委员会内部进行多轮讨论。但“旭遇”代表团此行目的已然达到——他们成功地在国际最高级别的行业舞台上,清晰、有力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展示了技术与理念的双重优势。
会议结束后,几位原本态度暧昧的委员会成员主动与陈遇交流,对“自然之息”表现出浓厚兴趣,甚至有人私下表示,“绿色垂钓系统”的概念令人耳目一新,为陷入僵局的环保标准讨论提供了新的思路。
“遇哥,看来我们这步棋走对了!”回国的航班上,周凯难掩兴奋,压低声音对陈遇说,“我看那几个老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从之前的审视变成了好奇和欣赏。咱们这次,算是把种子埋下去了!”
孙宇推了推眼镜,分析道:“关键在于我们提供了具象化的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口头抗议。‘自然之息’搭配环保钓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技术叙事,这让我们的立场更加坚实。”
陈遇望着舷窗外翻涌的云海,目光深远:“种子埋下,还需要合适的土壤和时机才能发芽。我们不能松懈,国内外的后续工作必须跟上。尤其是‘自然之息’的量产和‘轩辕之翼’的最终定型。”
张伟在一旁默默点头,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显然已经开始规划回国后的信息监控与风险防范工作。
当陈遇一行人拖着行李箱走出省城机场闸口时,迎接他们的是热烈的欢迎阵仗。毛蛋、王小虎带着一群核心员工,拉着巨大的红色横幅——“热烈欢迎‘旭遇’代表团凯旋归来!”,引得机场旅客纷纷侧目。
“遇仔!辛苦了!牛逼!”毛蛋一个箭步冲上来,给了陈遇一个结实的拥抱,用力拍着他的后背,“听说你们在日内瓦把那帮洋鬼子镇住了?干得漂亮!”
王小虎也挤上前,黝黑的脸上满是激动红光,瓮声瓮气地说:“遇哥!家里一切都好!生产线准备好了,就等‘轩辕之翼’最后图纸!强子那边也说,‘自然之息’中试成功,效果杠杠的!”
陈遇笑着与众人一一握手、拥抱,感受着家人般的温暖与支持。尽管旅途疲惫,但这份回家的感觉,瞬间洗去了所有的辛劳。
回到“旭遇”总部,简单的汇报会后,陈遇第一时间赶回“遇龙苑”的家。门一打开,一个小身影就炮弹般冲了过来。
“爸爸!”小希希像只树袋熊一样挂在陈遇腿上,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希希想爸爸!爸爸打败大怪兽了吗?”显然,林莉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向他解释了爸爸的出远门。
陈遇心软成一滩水,弯腰将儿子高高抱起,亲了亲他奶香的小脸蛋:“嗯,爸爸打败了想欺负咱们家的大怪兽。希希在家有没有听妈妈的话?”
“听话!希希最听话!”小家伙用力点头,然后迫不及待地拉着陈遇往阳台走,“爸爸看!鱼鱼!希希的鱼鱼!”
只见那个生态鱼缸里,除了原来的几条鱼,又多了一尾通体银白、只有指甲盖大小的小鱼,正在水草间灵活地穿梭。
林莉笑着走过来,解释道:“你出差这几天,希希天天念叨你,也念叨鱼。昨天带他去花鸟市场,他一眼就看中了这条最小的,非要买回来,说这是他的‘冠军鱼’,要等爸爸回来一起看。”
陈遇看着儿子那自豪的小模样,再看看鱼缸里那条灵动的小鱼,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幸福感。他抱着希希,指着那条小鱼,温声道:“希希真厉害,选了这么漂亮的‘冠军鱼’。以后我们一起照顾好它,好不好?”
“好!”希希响亮地回答,依偎在爸爸怀里,满足地笑了。
接下来的日子,“旭遇”上下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钟表,高速而有序地运转着。
孙宇和李文博带领技术团队,根据日内瓦之行获得的反馈,对“轩辕之翼”的最终设计方案进行最后微调。王小虎的生产部摩拳擦掌,原材料、模具、生产线都已就位,只待最终图纸下达。
赵强的饵料实验室更是进入了“量产前冲刺”阶段。中试成功的“自然之息”基础款(针对鲫鲤)和路亚专用款(针对鲈鱼、鳜鱼)正在进行最后的口感(对鱼而言)和状态优化。实验室里整天弥漫着那股独特的、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酵香。
“遇哥!你闻闻!这味儿,正不正?”赵强端着一盆刚出锅的、散发着浓郁谷物甜香和淡淡果酸的饵料,献宝似的凑到陈遇面前,“俺敢说,就这纯天然的味道,甩那些化学香精十八条街!鱼闻了,那得是颠颠儿地往窝子里钻!”
陈遇仔细闻了闻,点头赞许:“味道确实很自然,层次感也好。强子,辛苦了。量产工艺和品控标准一定要严格,这是咱们‘绿色垂钓’的脸面。”
“放心吧!俺老赵办事,一个唾沫一个钉!”赵强把胸脯拍得砰砰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