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脉圣所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天,而整个学院讨论度最高的事件,无疑是两位“神级新生”瓦尔基里和维伦娜的加入。经过开学日第一堂课的震撼洗礼,当下午厄喀德那老师的《高阶能量流与多维空间映射》课的上课钟声响起时,几乎整个年级的学生都早早地挤在了教室门口,翘首以盼,想亲眼目睹神女在课堂上的风采。
教室门打开,学生们鱼贯而入。当诺拉率领的星光突击队,簇拥着瓦尔基里和维伦娜走进教室时,原本嘈杂的环境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那两位气质非凡的“新同学”身上。诺拉昂首挺胸,理所当然地走向她的“C位”,瓦尔基里和维伦娜则在她左右落座,动作自然,仿佛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排位。
厄喀德那老师如同精准的报时器,在上课钟声最后一记余音消散的瞬间,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讲台上。他依旧穿着那身暗紫色长袍,面容冷峻,眼中是永恒不变的、高速流淌的数据流光。他冰冷的目光扫过全场,在掠过瓦尔基里和维伦娜时,没有任何停顿,仿佛她们只是两个再普通不过的学生。
“上课。”他毫无波澜的声音响起,如同机器启动的提示音,“今天讲解‘非欧几里得空间褶皱中的能量逸散率与稳定锚点设定’。”
他转身,指尖在空中划动,一道复杂无比、由无数闪烁的光线和符文构成的立体空间模型瞬间出现在半空中,缓缓旋转。教室内响起一片低低的抽气声,这门课本就以艰深晦涩着称,今天的课题更是让大多数学生头皮发麻。
厄喀德那开始用他那特有的、毫无语调起伏的、如同宣读说明书般的语速进行讲解。课堂气氛迅速变得凝重,学生们纷纷埋头苦记,眉头紧锁。
然而,这种凝重的气氛很快就被打破了。
就在厄喀德那刚刚阐述完“基础空间褶皱假设”时,瓦尔基里突然举起了手,动作随意得像是在市集上打招呼。
“老师!我有问题!”她的声音清脆响亮,打破了课堂的寂静。
所有学生的笔都顿住了,齐刷刷地看向她。厄喀德那的数据流目光转向她,平静无波:“讲。”
瓦尔基里指着空中那个复杂的模型,熔金般的眼眸中充满了纯粹的好奇(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这玩意儿好像不太结实”的怀疑):“老师,您这个模型设定的空间褶皱强度,是基于标准位面壁垒厚度算的吧?可是,”她用一个清脆的转折词,抛出了石破天惊的问题,“如果遇到那种特别‘脆’的次级位面,或者被虚空能量腐蚀过的空间裂缝,你这套稳定锚点设定公式,会不会‘咔嚓’一下就崩掉了?就像用力过猛戳破一张薄纸一样?有没有更……嗯……‘通用’或者更‘结实’点的办法?比如直接用绝对规则之力把它‘焊死’?”
她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比划了一个“戳破”和“焊接”的动作。
“……”
教室里一片死寂。学生们目瞪口呆。用绝对规则之力“焊死”空间褶皱?这是碳基生物能想出来的解决方案吗?!这已经不是跳步骤了,这是直接掀桌子啊!
连诺拉都捂住了脸,心里哀嚎:姐姐!咱们是在上理论课,不是在你家神殿搞装修啊!
厄喀德那眼中的数据流似乎极快地闪烁了一下,但他面无表情地回答:“你的假设涉及位面本质强度变量,超出本课程‘标准模型’讨论范围。绝对规则之力应用属于神性范畴,非普适性解决方案。当前公式在设定参数内有效。”
他的回答严谨、冰冷,将问题挡回了“教学大纲”之内。
瓦尔基里“哦”了一声,似乎有点失望,嘟囔道:“好吧好吧,标准模型就标准模型吧,真不结实……” 她托着腮,继续盯着模型,眼神依旧充满了跃跃欲试的“改造”欲望。
就在众人以为风波已过时,厄喀德那为了巩固概念,提出了一个思考题:“现有模型下,若锚点能量输入超标百分之五,会导致何种连锁反应?第一个能量崩溃点会出现在褶皱结构的哪个象限?”
学生们再次陷入苦思。这需要极其精密的计算和对模型结构的深刻理解。
一片沉默中,一个清冷平静的声音响起,是维伦娜。她并没有举手,只是微微抬起眼帘,紫罗兰色的眼眸平静地注视着空中的模型,用她那如山涧清泉般的声音说道:
“能量溢出百分之五,会首先冲击第三象限与第七象限的‘脆弱对称轴’。但崩溃起始点并非在能量最高的象限,而是在……这里。”她伸出纤长的手指,凌空点向模型一个毫不起眼的、连接处看似非常稳固的区域,“这个次级能量回路节点。因为过度能量会引发‘谐波共振’,放大该节点固有的、微小的‘设计瑕疵’(她用了这个词),导致其率先过载,进而引发整个褶皱结构的链式崩溃。解决方案不是加强锚点,而是微调这个次级回路的阻尼参数,或者……重构它的基础能量引导符文,使其自然分散共振压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