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早点用中医调理,你爸能心梗?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还有人更刻薄:
“这种人就是没立场,两边都想讨好,最恶心!”
中间派网友委屈不已,只能删掉评论,默默退出争论。
争论本还停留在网友自发的情绪对抗,直到京都协合医院内科吴主任的抖浪视频横空出世,彻底把矛盾推向了极端。
视频发布时间是上午九点,正是上班族摸鱼、家庭主妇刷手机的高峰时段,传播速度快得惊人。
视频里,吴主任穿着一身熨帖的白大褂,领口系得一丝不苟,胸前别着“京都协合医院”的金属徽章,在灯光下闪着冷光。
他身后的背景不是杂乱的办公室,而是挂着“内科专家门诊”门牌的诊室,墙上还贴着“国家级重点专科”的红色牌匾——这些细节都在无声地强调他的“权威性”。
吴主任手里捏着份厚厚的病历本,指尖泛白,像是捏着什么烫手的东西。
他对着镜头长长地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恨铁不成钢”的刻薄,眼神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有些老祖宗的东西,该进博物馆了。什么望闻问切?摸个脉能知道肺里长结节?纯属玄学!”
说到激动处,他把病历本“啪”地拍在桌上,声音陡然提高:
“上次有个病人,四十多岁,体检发现肺上有个小结节,不听我们劝,非要信中医,说‘能消掉’,喝了三个月草药,再来复查的时候,结节都恶化成肺癌了!最后还是来我们科做介入治疗,可惜啊,太晚了,癌细胞都扩散了!”
他刻意停顿了两秒,镜头慢慢拉近,清晰地露出他眼底的轻蔑,仿佛在看一群无知的傻子:
“这就是你们信的中医!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还在那自我安慰‘慢工出细活’,治病不是熬汤,等得起吗?命就一条!”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开始暗戳戳拉踩中医的理论:
“还有人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我告诉你,那是没见过真正的大病!高血压靠降压药控制,糖尿病靠胰岛素维持,这叫‘治标’?能把命保住,就是最好的治疗!中医那点‘调理’,最多算安慰剂!你让高血压病人停了降压药,光喝中药试试?不出三天就得中风!”
最后,他把矛头对准了中医的“科学性”,语气里满是不屑:
“人家西医讲究循证医学,每一种药、每一种疗法,都过了双盲实验,有数据支撑!
哪像某些疗法,全靠‘老中医经验’?今天这个说‘有效’,明天那个说‘没用’,连个统一标准都没有!
说句不好听的,跟江湖骗术就差个幌子!”
视频结尾,他还“好心”提醒网友:
“看病要相信科学,别被伪科学耽误了命!”
视频刚发出去半小时,评论区就炸了锅,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比之前的热搜争论还要激烈。
支持中医的网友气得发抖,纷纷留言反驳:
“吴主任你要不要脸?你说的那个病人,是不是没说他自己停了西医的药?别断章取义!”
有人翻出吴主任早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截图发在评论区——论文里明明引用过《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养生理论,还肯定了中医在慢性病调理中的作用。
网友嘲讽道:
“这不是吴主任吗?几年不见,怎么连自己写的论文都忘了?前后矛盾,为了流量脸都不要了!”
还有中医从业者留言:
“我是三甲中医院的医生,我们科室每年接诊上千个病人,好多都是西医转诊来的疑难杂症,靠中医调理好转的不在少数!吴主任别以偏概全,丢了协合医院的脸!”
可更多网友被“京都协合医院”四个字镇住了,在他们眼里,“协合”就是医学权威的代名词。
“吴主任是协合的专家,见的病人比我们吃的饭都多,他能说谎?肯定是真的!”
“我姥姥去年在协合住院,医生特别负责,医术也高,吴主任说的肯定有道理!”
“我之前感冒,喝了三天中药,越喝越严重,后来去西医开了片退烧药,第二天就好了!中医就是慢,还不一定有用!”
还有人跟风骂道:
“早就说中医是伪科学了,现在连协合专家都这么说,还有人不信?”
这些支持的评论像潮水一样,很快淹没了反驳的声音,甚至有网友开始攻击中医从业者:
“别洗了!你们就是想骗钱,卖那些没用的草药!”
不到两小时,这条视频的点赞量就破了五万,转发量超两万,吴主任的抖浪粉丝从一万多暴涨到十万,私信里全是求挂号的网友。
“吴主任,我妈有高血压,想找您看诊,能加号吗?”
“主任,我怕中医耽误病情,能不能帮我推荐个西医专家?”
还有不少医药公司发来合作邀约,其中不乏知名的西药企业:
“我们公司新出了一款降压药,想请您做代言,费用好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