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家丁便领着陆承志走进府中。府内庭院深深,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花园中百花盛开,景色宜人。穿过几道庭院,家丁将陆承志领到了一座书房前,轻声道:“陆道长,我家老爷就在里面,请您进去吧。”
陆承志点了点头,推开书房门走了进去。书房内布置得古雅清幽,书架上摆满了书籍,一位身着锦袍、面容儒雅的中年男子正坐在书桌后看书,见陆承志进来,连忙放下手中的书,起身笑着迎了上来:“想必这位便是玄清派的陆道长吧?在下沈万山,久候多时了!”
“在下陆承志,见过沈老爷。”陆承志拱手道。
沈万山连忙摆手:“陆道长不必多礼,快请坐!”
两人坐下后,家丁端上茶水便退了下去。沈万山看着陆承志,眼中满是敬佩:“早就听闻玄清派有一位年轻有为的弟子,年纪轻轻便已突破筑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沈老爷过奖了,弟子只是侥幸突破而已。”陆承志谦逊地说道。
“陆道长太过谦逊了。”沈万山笑了笑,语气突然变得凝重起来,“想必道长此次前来,师父已经告知你姑苏城的情况了吧?”
陆承志点头:“师父确实提及,说姑苏城内近来常有修士失踪,怀疑与邪修有关。不知沈老爷能否详细告知弟子具体情况?”
沈万山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此事要从一个月前说起。起初,只是有几位散修在城外失踪,大家以为是遇到了妖兽,并未在意。可后来,失踪的修士越来越多,甚至有几位城内的俗家弟子也失踪了,大家才意识到事情不对劲。据一位侥幸逃脱的修士说,他是被一群身着黑衣、行踪诡异的人袭击的,那些人使用的功法阴邪诡异,能吸食人的灵力,想必就是邪修无疑。”
陆承志眉头紧锁:“这些邪修可有固定的活动范围?”
“他们行踪不定,大多在城外的山林和河道附近活动,偶尔也会潜入城内作案。”沈万山说道,“我已派人暗中调查,却始终未能找到他们的老巢。如今城内的修士们人心惶惶,不少人都已离开姑苏城避难了。”
陆承志心中了然,看来这些邪修颇为狡猾,想要找到他们的老巢,并非易事。他沉声道:“沈老爷放心,弟子此次前来,定会尽力调查此事,铲除邪修,还姑苏城一个太平。”
“有陆道长这句话,在下就放心了!”沈万山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若是道长需要帮忙,尽管开口,在下定当尽力相助。”
“多谢沈老爷。”陆承志点了点头,“对了,沈老爷可知姑苏城内有一处名为‘寒月坞’的地方?”
沈万山闻言,脸上露出几分疑惑:“寒月坞?这个名字倒是有些耳熟,好像是在城外三十里处的太湖边,只是那地方荒废多年,据说里面闹鬼,很少有人敢去。道长问这个地方做什么?”
陆承志心中一喜,没想到这么快就得到了寒月坞的消息。他笑着道:“弟子只是听闻此地风景优美,想去看看而已。”
沈万山也没有多问,只是叮嘱道:“道长若是想去寒月坞,可要多加小心。那地方确实荒废已久,且地势偏僻,恐有危险。”
“多谢沈老爷提醒,弟子会注意的。”陆承志说道。
随后,陆承志在沈府住了下来。接下来的几日,他一边暗中调查邪修的踪迹,一边打听关于寒月坞的消息。可邪修行踪诡秘,始终没有找到任何线索,而关于寒月坞的消息,也只是知道它位于太湖边,荒废多年,其他的一无所知。
这日,陆承志决定先前往寒月坞,看看能否找到柳前辈留下的秘宝。他辞别了沈万山,骑着马朝着城外的太湖边而去。
太湖烟波浩渺,湖水清澈,岸边杨柳依依,景色如画。陆承志按照沈万山的指引,在太湖边寻找了约莫一个时辰,终于在一处偏僻的山坳中找到了寒月坞。
只见寒月坞坐落在山坳之中,周围杂草丛生,墙壁上爬满了藤蔓,大门早已腐朽,透着几分荒凉与诡异。陆承志翻身下马,握着手中的青冥剑,小心翼翼地走进寒月坞中。
坞内一片死寂,只有风吹过杂草的“沙沙”声。庭院中长满了齐腰高的杂草,几间房屋破败不堪,屋顶上的瓦片掉落了大半,墙壁上布满了裂痕。陆承志神念铺开,仔细探查着坞内的情况,却并未发现任何异常。
他按照寻幽令上的提示,在坞内寻找着线索。寻幽令上刻着一幅简易的地图,标注着秘宝所在的位置。陆承志对照着地图,在坞内穿梭,最终来到了后院的一座废弃阁楼前。
阁楼共有三层,木质的楼梯早已腐朽,摇摇欲坠。陆承志看着阁楼,眼中闪过一丝警惕——这里,应该就是秘宝所在的地方了。
他深吸一口气,纵身跃上二楼,推开房门走了进去。房间内布满了灰尘,家具早已腐朽不堪,唯有房间中央的一座石台保存完好。石台上刻着与寻幽令上相同的云纹,中央有一个凹槽,正好能容纳寻幽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