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音乐盛典的颁奖环节终于到来,会展中心的灯光骤然调暗,只剩下舞台中央的聚光灯,打在颁奖嘉宾——资深音乐人陈敬山身上。他手里捏着金色的信封,信封上印着“最佳新人”的烫金字样,台下瞬间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仿佛能听见。苏澈坐在嘉宾席的第三排,手心微微出汗,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迷你青花瓷瓶——这是瓷坊老师傅送的,瓶身上“天青色等烟雨”的纹路,此刻像一颗定心丸,让他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
“获得本届蓝星音乐盛典‘最佳新人’的是——”陈敬山故意停顿了两秒,目光扫过台下的提名艺人,当落在苏澈身上时,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用《青花瓷》传递文化,用《晴天》唤醒青春,用原创打破流量垄断的——苏澈!”
“苏澈!”
“是苏澈!”
聚光灯瞬间锁定苏澈,全场的欢呼声像潮水一样涌来,比刚才演唱时更热烈。林晓从座位上跳起来,举着“苏澈原创为王”的灯牌,激动得眼泪都掉了下来;老林用力拍着旁边张教授的肩膀,嘴里反复念叨“赢了!我们赢了!”;张教授推了推眼镜,眼里满是赞许,轻轻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个奖项不仅属于苏澈,更属于所有坚持“有根创作”的原创音乐人。
苏澈站起身,整理了一下绣着青花的马甲,深吸一口气,朝着舞台走去。路过赵宇座位时,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赵宇脸色苍白,手里的荧光棒死死攥着,却没像其他艺人那样起身鼓掌;李娜则侧着头,避开苏澈的目光,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滑动,不知道在跟谁发消息。苏澈没有停留,脚步坚定地走上舞台,接过陈敬山递来的金色奖杯——奖杯沉甸甸的,上面刻着他的名字,温度透过指尖传来,像一股暖流,瞬间驱散了所有紧张。
“恭喜你,苏澈。”陈敬山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里满是欣慰,“你的《青花瓷》我循环了很多遍,能把传统文化唱得这么动人,年轻人里很少见。好好加油,未来可期。”
“谢谢您,陈老师。”苏澈接过话筒,手指轻轻碰了碰话筒上的防滑纹,目光扫过台下的星海——观众席的手机闪光灯再次亮起,比刚才演唱时更密集,像一片为他点亮的星空。他深吸一口气,声音透过音响传遍整个会展中心,真诚而坚定:
“首先,我要谢谢蓝星——谢谢这个曾经让我觉得‘文娱贫瘠’的世界,给了我一个唱原创的机会。刚穿越过来时,我兜里只剩37块5,连录歌的设备都没有,是老林把他的录音棚借给我,是星火传媒愿意给我6:4的分成和完全的创作自由,是粉丝们在我被质疑时刷‘尊重原创’,是张启明教授为我的《青花瓷》手稿站台……”
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掏出那个迷你青花瓷瓶,举在镜头前:“这是江城老街瓷坊的老师傅送我的,他说‘好的东西需要等,需要熬’。我的原创之路也是这样,从《青花瓷》的反复修改,到《晴天》的情感注入,再到今天站在这里,每一步都离不开身边人的支持。”
台下的老师傅看到瓷瓶,激动地挥了挥手,眼眶通红;老林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对着舞台竖起大拇指;张教授拿出笔记本,在上面写下“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一句,”苏澈的声音提高了几分,眼神里满是光芒,“谢谢蓝星给我机会,接下来我想带大家看更‘不一样’的东西——不是更多的流量,不是更炫的包装,是更多像《青花瓷》这样有文化的歌,是更多像《晴天》这样有温度的故事,是能让大家记住一辈子的‘像样的音乐’。”
话音落下,全场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持续了三分钟。陈敬山走上台,再次拥抱苏澈:“说得好!我们都期待你的‘不一样’!”
苏澈捧着奖杯走下舞台时,路过的艺人纷纷向他祝贺——有之前一起提名的独立音乐人,有曾经被华星打压过的歌手,甚至有华星旗下的小艺人,偷偷对他比了个“加油”的手势。回到座位,老林立刻递过来一杯温水:“阿澈,你的感言太走心了!刚才我看到好多人都哭了!”
张教授也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本签好名的《中国现代歌词史》:“这书送你,期待你写出更多能进‘史册’的好歌词。你的‘不一样’,我很期待。”
就在这时,苏澈的脑海里响起了熟悉的系统提示音,淡蓝色的光膜在视野里缓缓展开:
【检测到宿主斩获蓝星音乐盛典“最佳新人”奖,发表“传递原创与文化”主题感言,引发行业及公众高度共鸣,触发“新人王诞生”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解锁新功能:剧本分析(初级)——可快速解析影视剧本的情感内核、场景氛围,精准匹配适合的音乐风格(如古风剧适配《青花瓷》类旋律、青春剧适配《晴天》类节奏),辅助完成影视OST创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