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港口,集装箱。
北约标准。
黑色SUV。
这些关键词像碎片一样,漂浮在会议室每个人的脑海里,试图拼凑出那个神秘幕后黑手的模糊轮廓。
一个高智商、反侦察能力强、可能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并且拥有一定国际渠道的犯罪分子。
范围似乎很大,但又似乎缩小了。
“北约标准…”周队沉吟着,“这说明他对真正的军用标准很熟悉啊。会不会是相关领域的专家?或者…退役人员?”
技术队在刘富贵办公室搜出的加密硬盘中,发现一份残缺的 “军用元件技术文档”,落款处有模糊的 “701 研究所” 水印 —— 该研究所是十年前解散的军工配套单位,曾负责军用电子元件的辅助研发。目前已联系市局,排查该研究所解散后离职人员的去向,初步发现有一名叫 “陈明远” 的工程师(擅长导电浆料研发),五年前离职后去向不明,其年龄、专业背景与 “教授” 的特征高度吻合。
“港口和集装箱…”孙建军插话,难得地正经,“说明他有办法把东西运出去。可能有固定的合作方,或者自己就控制着某条物流线。”
“黑色SUV,监视,灭口…”陆野补充,“说明他手下有一个执行力很强的行动小队。这些人可能是有前科的亡命徒,也可能是高薪聘请的专业人士。”
每个人的分析,都在一点点丰富着“教授”的形象。
但如何找到他,依旧是最大的难题。
刘富贵提供的加密软件和公共电话亭线索,追查起来难度极大,需要更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时间。
那辆黑色SUV,是目前最有可能的突破口。
所有人的希望都寄托在技术队身上。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外面天都快亮了,但没人有丝毫睡意。
终于,技术队王哥猛地喊了一声,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找到了!周队!可能找到了!”
所有人都围了过去。
“你看!”王哥指着屏幕上的监控画面,“这是案发第二天凌晨,距离SUV消失区域十五公里外的一个私人加油站监控拍到的!一辆同样型号的黑色SUV!挂了牌照了!”
屏幕上,一辆黑色SUV正在加油,车牌号码清晰可见!
“查这个车牌!”周队立刻下令。
几分钟后,查询结果让人失望。
“套牌车。”王哥泄气地说,“车牌是假的,对应的是一辆早已报废的桑塔纳。”
线索似乎又断了。
但陆野却盯着那辆加油的SUV仔细看。开车的人戴着帽子和口罩,看不清脸。副驾驶好像没人。
“王哥,放大驾驶座那边!看他的手臂!手腕!”陆野突然指着屏幕说。
王哥把画面放大,虽然模糊,但能看到司机挽起的袖子下面,小臂上似乎有什么图案。
“好像…是个纹身?”王哥调整着对比度,“看不清具体图案…但大致轮廓…像是个…蝎子?还是蜘蛛?”
纹身!
这是一个新的特征!
“立刻排查所有有前科、特别是涉及暴力犯罪、非法运输、且有蝎子或蜘蛛类纹身的人员!”周队看到了希望,“重点排查林州及周边地区的!”
数据库筛查需要时间。
趁着这个空档,周队让大家都稍微休息一下,吃口东西。
陆野泡了碗方便面,没什么胃口,脑子里还在过着案子。
他从杀妻案开始回想,一直到现在的危害国家安全案,整个过程充满了巧合和诡异。
李卫国恰好在那个时间点和妻子争吵失手杀人。
黑色SUV恰好在那个时间点监视。
王翠兰恰好在健康状况恶化到极点的时候死亡。
这一切,真的都是巧合吗?
有没有可能…连李卫国和妻子的争吵,也是被设计的?
比如,有人故意向李卫国透露了他妻子和刘富贵的“奸情”和“秘密”,激化他们的矛盾?
【案件分析提示(初级)运行:多重巧合指向存在人为操纵可能;建议回溯李卫国获悉信息的源头。】
系统的提示,让他豁然开朗!
对啊!李卫国是怎么发现妻子异常的?他说是偷看手机和跟踪。
但有没有可能,是有人“帮”他发现的?
“周队!”陆野放下泡面,走到周队身边,“我觉得,有必要再详细问一下李卫国,他最初是怎么怀疑他妻子有问题的?是谁或者什么事,让他开始留意的?”
周队看了陆野一眼,点点头,拿起电话打给林州那边负责看守李卫国的同事。
电话开了免提。
“李卫国,醒着呢吗?再问你个事。”周队的声音尽量平和,“你最开始,是怎么觉得你老婆不对劲的?”
电话那头,李卫国的声音还是很虚弱:“就…就是感觉她老是躲着我打电话…下班晚…还老有钱…”
“具体点!有没有什么人跟你说过什么?或者你看到过什么特别的东西?比如… 不记名的信?奇怪的短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