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陆野神清气爽地来到办公室。
一进门,就感觉到气氛有点不一样。
几个平时不太熟的同事,看见他都会笑着点点头,打个招呼。内勤的小王姑娘甚至主动给他桌上了杯刚泡好的热茶。
“陆哥,昨天辛苦啦!喝点茶提提神。”小王笑得甜甜的。
陆野受宠若惊,赶紧接过来:“谢谢谢谢,太客气了。”
“应该的嘛,你现在可是咱们队里的名人了。”小王笑嘻嘻地走了。
陆野端着茶,有点不好意思地坐下。
旁边工位的赵辉凑过来,挤眉弄眼:“可以啊小陆,这就俘获咱内勤之花的芳心了?”
“辉哥你别瞎说…”陆野脸一热。
“哈哈,开个玩笑。”赵辉拍拍他肩膀,“不过说真的,昨天你确实牛。周队那脾气,能让他这么夸,不容易。”
正说着,周队端着他的大茶缸子进来了,目光在办公室里扫了一圈,看到陆野,点了点头:“来了?正好,一会儿开个短会,总结一下上个案子,你也参加。”
“哎,好!”陆野立刻应道。
能参加这种总结会,通常都是有些资历的刑警,这说明周队确实把他当骨干培养了。
短会在小会议室召开,参加的都是各中队负责人和案件主要经办人。陆野作为新人被特意点名参加,让几个老刑警又多看了他两眼。
会议主要是梳理枯井案的侦办过程,总结经验,也反思不足。
周队主持,大家轮流发言。
说到发现井壁刮痕和淤泥异常时,周队特意点了陆野的名:“这一点,陆野同志观察得很仔细,第一时间提出了疑点,为后续突破指明了方向。大家都要学习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轮到分析凶手二次下井动机时,周队又说:“陆野同志提出的‘寻找物品’的推测,虽然当时听起来有点大胆,但后来被证实是完全正确的。这说明我们办案,既要尊重证据,也要敢于合理想象,拓宽思路。”
好几次提到陆野,都是表扬。
陆野坐在下面,听着领导当着这么多老前辈的面夸自己,手心都有点冒汗,但心里是热的。
轮到孙建军发言时,他咳嗽了一声,慢悠悠地说:“这个案子啊,能破,确实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某些同志呢,也确实发挥了点作用,运气也好,脑子也灵光,值得肯定。”
他顿了顿,话锋习惯性地又想拐弯,但似乎硬生生刹住了车,只是补充了一句:“啊,那个…以后继续保持吧。戒骄戒躁。”
这已经是孙建军能说出的、最接近表扬的话了。
会议室里几个了解孙建军脾气的老人,都忍不住露出会心的微笑。
周队也笑了笑,总结道:“老孙说得对,戒骄戒躁。案子破了,值得高兴,但不能自满。这个案子也暴露了我们的一些问题,比如前期对死者社会关系调查不够深入,差点被李卫国误导;比如对跨市办案的协调机制还不够顺畅…这些都需要以后改进。”
“另外,”周队神色严肃起来,“‘教授’还没归案,金湾码头那边省厅牵头正在布控,我们也要积极配合。这条线不能松!散会!”
会议结束,众人起身离开。
陆野正准备走,周队叫住他:“陆野,你留一下。”
等其他人都出去了,周队关上会议室门,示意陆野坐下。
“怎么样?来了也有一段时间了,适应得怎么样?”周队语气随和了些。
“挺好的,队长。大家都挺帮忙的,我也学到了很多。”陆野赶紧说。
“嗯,适应了就好。”周队点点头,看着他说,“这次案子,你确实立了功。我已经跟局里打了报告,给你请功。估计就是个嘉奖吧,年轻人,资历浅,也别指望太大,但也是个肯定。”
“谢谢队长!”陆野心里激动,嘉奖也是荣誉啊!
“谢什么,这是你应得的。”周队摆摆手,语气转为严肃,“不过,叫你来,不只是为了表扬你。更是要提醒你。”
“您说。”
“刑警这行,破案是本职,但也要懂得保护自己。”周队看着他,眼神锐利,“你脑子活,敢想敢说,这是优点。但有时候,过刚易折。尤其是在县队,人际关系比派出所复杂,有时候案子背后还有案子,水深得很。”
他顿了顿,意有所指地说:“有些老同志,面冷心热,说话可能不中听,但经验丰富,关键时刻能保命。有些嘛…就难说了。你以后说话办事,多留个心眼,多看多听少嚷嚷,明白吗?”
陆野知道周队这是在点拨他,也是保护他,认真点头:“我明白,队长。我会注意的。”
“嗯,明白就好。”周队语气缓和下来,“对了,还有个事。局里考虑到你这次表现突出,特批给你开通了内部数据库和前科人员信息库的查询权限。这东西好用,但也不能乱用,有纪律的,懂吗?”
“懂!我一定严格遵守规定!”陆野强压住心中的狂喜。系统给的权限,这下过了明路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