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的供述如同投入案情的重磅炸弹,瞬间解开了此前的部分谜团,却又引爆了新的矛盾。
从合理的一面来看,若他的说法属实,刘伟和李哲此前的反常表现便有了清晰解释:刘伟拼命揽罪、李哲含糊其辞,根本不是 “主动担责”,而是源于对王梓的恐惧 —— 他们害怕这个被自己忽视的 “沉默者”,才是真正心狠手辣的主谋。
但这份供述的可疑之处同样明显:王梓刻意将自己塑造成 “冷静且掌控全局” 的主导者,却把刘伟、李哲描述成 “懦弱顺从” 的协从者。这种强烈的反差,虽符合他长期压抑后渴望证明 “强大” 的扭曲心理,却未必是全部事实。
为了核实真相,警方立刻重新提审刘伟与李哲。当两人听到王梓的供述时,反应截然不同,直接将案情推向更复杂的境地:
刘伟的反应是震惊后的暴怒:他猛地拍向审讯桌,额头青筋凸起,嘶吼着反驳:“他放屁!人明明是他勒死的!是他拿着绳子逼我按住张超的胳膊,说我不按就把我一起拖去旧楼埋了!李哲也是被他逼的,逼李哲在墙上写字!他说我们敢不听,就把我们三个都杀了扔去旧楼喂野狗 —— 他说得出就做得到!”
李哲的反应则是彻底的恐惧崩溃:他听完后脸色瞬间惨白如纸,身体控制不住地发抖,嘴唇哆嗦着说不出完整的话,只是死死盯着桌面,双手攥紧裤腿,每当刘伟提到 “王梓逼我们”,他就用力点头,用肢体动作印证刘伟的说法。
至此,三套完全矛盾的说法形成对峙:
王梓:自认主谋,称刘伟、李哲是 “被迫协助”;
刘伟:指认王梓是主谋,强调自己 “完全被胁迫”;
李哲:因恐惧无法言语,仅以点头认同刘伟的说辞。
“妈的!这三个小兔崽子,没一个说真话!” 周队在办公室里焦躁地转圈,拳头攥得咯咯响,“全在避重就轻!把杀人的责任往别人身上推,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与周队的愤怒不同,陆野保持着冷静,很快抓住了破局的关键:“现在吵没用,得找能印证他们说辞的硬证据。
王梓说自己是主谋、是他勒死的张超,那尸检报告里的颈部勒痕,能不能从力度、角度判断出凶手的身高和体力?王梓那么瘦小,刘伟比他高还壮,这说不定是突破口。”
“对!找刘敏!让她再把尸检报告扒细了看!” 孙建军猛地一拍大腿,立刻拨通了法医科的电话。
半小时后,法医刘敏带着厚厚的尸检报告和高清照片赶到,将资料摊在会议桌上,指着颈部勒痕的特写照片开始专业分析:“你们看,死者颈部的勒痕是水平走向,深度均匀,右侧比左侧略深,舌骨骨折程度较重,说明凶手是从背后突然袭击,手臂发力集中且稳定,动作很干脆,没有拖泥带水。”
她顿了顿,又指向标注身高推测的图纸:“从勒痕的发力角度来看,凶手的身高应该和死者相差不大 —— 死者张超身高 175cm,凶手至少要在 170cm 以上,最多不能比死者矮 10cm,否则发力时会因为角度太陡,勒痕会呈现‘上深下浅’的倾斜状,而不是现在的水平痕。”
众人立刻对照三人的身高数据:王梓约 170cm,体型偏瘦;刘伟约 178cm,常年打篮球,手臂肌肉结实。
“单从体力和身高来看,刘伟更符合‘发力干脆、力量稳定’的特征。” 刘敏客观补充,“王梓虽然身高达标,但以他的体型,要造成这么深的勒痕和严重的舌骨骨折,难度会大很多,除非他当时处于极度愤怒或兴奋的状态,爆发出超出平时的力量。”
而这一点,又恰好与王梓供述中 “看到张超嘲讽我,愤怒之下用力勒紧绳子” 的说法部分吻合。
也就是说,这份关键的物理证据,依旧无法彻底断定 “谁才是下死手的人”—— 既不能排除刘伟的嫌疑,也不能完全印证王梓的说法。案情不仅没回到正轨,反而在矛盾的供述与模糊的证据中,陷入了更深的迷局。
喜欢刑侦天梯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刑侦天梯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