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大队的会议室里,百叶窗没拉严,阳光透过缝隙在桌面上投下几道细长的光斑。桌上摆着刚打印好的案件总结报告,旁边放着那支沾过血迹的录音笔 —— 已经作为关键证物封装进透明袋,标签上的字迹工整清晰。气氛算不上轻松,虽然案子破了,但想起刘大军被打得满脸是血的样子,没人能真正松快下来。
周队站在白板前,手里捏着支马克笔,指尖无意识地在笔杆上摩挲:“这个案子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头疼 —— 货车凭空消失,现场没痕迹,连司机都找不到。但好在没人放弃,技术科老陈用卫星图叠轨迹,陆野盯着监控数据筛了两天两夜,还有孙建军跑遍了刘大军老家的十几个村子……” 他顿了顿,看向陆野,眼神里带着明显的赞许,“尤其是陆野,那个跨区域线索联网系统,之前没人敢轻易用,他不仅摸透了功能,还精准定位到了红星农场的土路 —— 没有那个模拟轨迹,咱们至少得走半个月的弯路。”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轻的议论声,有人朝陆野点头,孙建军更是直接伸手搂过他的肩膀,力道不小:“这小子就是太拼,前两天筛查监控时,我看他眼睛红得跟兔子似的,劝他睡会儿都不听。不过话说回来,这脑子是真灵光,那‘黑皮’的纹身,还是他从模糊监控里截出来放大才认出来的!”
陆野被说得有点不好意思,耳朵微微发烫,低头摸了摸下巴 —— 这几天连轴转,胡茬都没来得及刮,扎得指尖有点痒。他想起熬夜看监控时,系统弹出的 “疑似纹身区域标记” 提示,心里轻轻叹了口气:系统确实帮了大忙,但每次用过后,太阳穴都会突突地疼,那种精力被抽走的疲惫感,比熬夜蹲守还难受。
“不过也得注意身体。” 周队的声音拉回他的注意力,“刑警办案靠的是长久的韧性,不是一时的猛冲。接下来给你放两天假,好好歇一歇。”
陆野刚想点头,就见周队和孙建军对视了一眼,两人脸上的轻松劲儿瞬间淡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熟悉的凝重。孙建军先开口,声音比刚才低了些:“本来想让你歇够了再说,但这案子有点急……”
周队把一份厚厚的卷宗放在陆野面前,封皮上的 “夕阳红养老院” 几个字格外扎眼,下面用红笔标注着 “连续三起老人坠楼事件”。“这是昨天下午养老院报上来的,半年内摔了三个老人,初步调查说是意外或自杀,但我总觉得不对劲。” 他翻开卷宗第一页,上面贴着三张老人的照片,年纪都在七十岁以上,其中一位还坐着轮椅,“第一个老人说是凌晨起来晾衣服,从三楼阳台摔下去的;第二个说有抑郁症,留了遗书;第三个上周刚出事,说是搬花盆时没站稳 —— 但三个老人的坠落点,全在养老院西侧的同一个阳台。”
陆野的手指落在卷宗里的现场照片上 —— 阳台栏杆刷着米白色的漆,看起来有些陈旧,外侧的水泥地面上还留着淡淡的血迹。他盯着照片看了几秒,忽然注意到栏杆外侧靠近扶手的地方,有一道极浅的、不规则的划痕,像是被什么东西蹭过,边缘还沾着一点几乎看不见的深色碎屑,和周围自然磨损的痕迹完全不一样。
就在这时,他口袋里的手机屏幕轻轻闪了一下 —— 不是普通的消息提示,而是系统界面特有的微弱蓝光,一行小字在屏幕角落跳出来:【卷宗照片中,坠落点阳台栏杆外侧发现微小擦拭痕迹,与正常磨损不符,疑似人为清理】。
陆野的眉头瞬间皱紧,指尖在照片上的划痕处轻轻点了点。连续三起 “意外”,同一个阳台,还有这刻意清理过的痕迹…… 哪里像是巧合?他想起之前办货车案时,一开始也以为是监守自盗,直到找到录音笔才发现真相 —— 这次的 “意外坠楼”,恐怕背后也藏着不为人知的猫腻。
“周队,我不用放假。” 陆野合上卷宗,抬头时眼神已经恢复了平时的锐利,“这个案子,我想现在就去养老院看看。”
周队看着他,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一丝欣慰:“好。孙建军,你跟陆野一起去,先去现场勘查,跟养老院的护工、老人聊聊,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线索。记住,别打草惊蛇。”
孙建军拍了拍陆野的后背:“走,咱哥俩再跑一趟。不过这次你可得答应我,晚上别再熬到后半夜了。”
陆野拿起卷宗,跟着孙建军往门外走。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照进来,在地面上拉出长长的影子。他手里的卷宗不算重,但想到那三位老人的照片,心里却沉甸甸的 —— 看似平静的养老院里,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那些 “意外” 背后,是不是有人在刻意操纵?
新的疑问已经在他心里冒了出来,而这场关于 “夕阳红养老院” 的调查,才刚刚拉开序幕。
喜欢刑侦天梯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刑侦天梯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