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伟的资料页被周队按在办公桌上,指尖顺着 “42 岁、货车司机、柳镇人” 的字样划过,最后停在 “半个月前因货车禁行被罚” 那行 —— 红笔标注的日期,正好是第一起砸车案发生的三天前。陆野站在旁边,指着 “性格内向倔强、偏执” 的描述:“侧写里提的‘遭遇处罚后产生对抗情绪’‘情绪骤变’,全对上了。”
周队抓起对讲机时,指节敲得机身轻响:“柳镇派出所立刻去李宏伟家走访,交警大队查他货车的 GPS 轨迹,尤其是三起砸车案的深夜时段;再派两个人去他常跑的货运点,问清楚他最近的活儿多不多,跟谁接触过。”
最先反馈的是柳镇派出所的老郑。电话里的背景音混着村口的狗叫:“我刚跟他邻居聊了,老张家蹲在门口摘菜,说李宏伟被罚那礼拜,天天晚上在院里砸煤块,骂‘交警瞎眼’,有时候能骂到后半夜。但大概十天前,突然不骂了,早上出门还跟老张点了个头 —— 以前他从来不爱跟人打招呼。”
去李宏伟家走访的民警小吴,则带回了更具体的线索。他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喝了口凉茶才开口:“他媳妇王秀娟绞着围裙角,说话吞吞吐吐的。说罚钱扣分时,李宏伟把方向盘拍得咚咚响,说‘这碗饭没法吃了’,好几天睡不着。但大概从上周开始,他晚上倒能睡安稳了,只是出去的次数多了,问他去哪,就说‘绕绕’。”
最关键的是行踪核查。交警大队的小李抱着一叠 GPS 记录闯进来,纸页在手里晃:“李宏伟的蓝色解放货车,三起砸车案的深夜都停在村口老槐树下,但有两次不对劲 —— 第一次是城关镇砸车那晚,凌晨一点四十分,GPS 显示车辆有过三十秒的启动,又立刻熄火;第二次是王集镇案发,凌晨两点十五分,车动了大概五十米,停在村西头的小路旁,半小时后才开回老槐树底下。”
“他没开车去现场,但能在深夜出门,又说不出去向。” 陆野指着 GPS 记录上的时间点,“他媳妇说自己睡熟了,没法作证 —— 这就是典型的‘无法排除嫌疑’。”
周队刚拿起电话,准备安排传唤李宏伟,柳镇派出所的电话先打了进来。老郑的声音透着急:“周队,李宏伟不见了!王秀娟刚跑来所里,眼圈红着,说昨天下午三点多,李宏伟接了个电话,说邻县有家建材厂要拉瓷砖,开车就走了,到现在没回来,电话打了几十遍都是关机。”
“电话是谁打的?” 周队的声音立刻沉下来。
“王秀娟说没听清,只听见李宏伟‘嗯’了几声,挂了电话就找装卸绳,脸色挺沉的。” 老郑顿了顿,“我查了村口的监控,昨天下午三点四十分,李宏伟的货车朝邻县方向开,副驾没坐人,他戴着顶黑色鸭舌帽,侧脸绷得紧,没跟任何人打招呼。”
办公室里的空气瞬间凝住。陆野盯着墙上的地图,手指点在柳镇到邻县的公路上:“他要是没察觉,没必要突然去邻县拉货,还关机。”
“两种可能:要么知道我们要找他,畏罪跑了;要么……” 周队没说下去,指尖在地图上划了个圈,“邻县最近没听说有建材厂要拉瓷砖的活儿 —— 查!立刻联系邻县交警,查李宏伟货车的通行记录,还有高速口的监控!”
小吴已经抓起车钥匙:“我再去趟李宏伟家,问问王秀娟那通电话的细节,有没有记住什么号码片段,或者李宏伟接电话时的语气。”
窗外的太阳渐渐西斜,把办公室的影子拉得很长。李宏伟的资料页还摊在桌上,照片里的男人穿着蓝色工装,眼神躲在镜头下方,透着股拧巴的劲。周队拿起资料,指尖蹭过照片边缘:“他内向偏执,被处罚憋了股劲,砸车发泄后情绪好转,现在突然跑了 —— 不管是逃还是藏,肯定还有下文。”
邻县交警的反馈很快传来:李宏伟的货车在昨天下午五点十分过了高速口,之后就没了踪影 —— 高速出口的监控拍到他拐进了一条乡间小路,那条路通向一片废弃的砖厂,没有后续监控。
“废弃砖厂?” 陆野皱起眉,“他去那干嘛?拉瓷砖不可能往废弃场地走。”
周队抓起对讲机,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集合两队人,去邻县废弃砖厂!注意隐蔽,他要是在那,手里说不定有家伙 —— 这小子心里的劲,还没泄完。”
喜欢刑侦天梯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刑侦天梯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