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疑云”这条线,像是撞进了一张精心编织的蛛网,越挣扎,缠得越紧。“悦享生活”家政公司那扇玻璃门依旧擦得锃亮,但里面的人,个个都成了锯嘴的葫芦。前台小姐笑容标准得像假人,一问三不知,口径统一得像是同一台复印机里吐出来的。稍微试探一下那个叫“小芳”的保姆,或者想深究一下某些“特殊服务”记录,对方立刻像受惊的蚌壳,紧紧闭合,用“客户隐私”、“员工离职”之类的套话堵得你严严实实。那个关键人物“小芳”,身份证信息模糊,联系方式全部失效,就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消失得无影无踪。从郑斌妻子王雅丽那边,以及其他几个被系统标记出来的、可能与这种隐秘利益输送有关的“客户”身上,也再难撬开新的缝隙。她们要么一问三不知,要么言辞闪烁,最后干脆避而不见。所有的线头,到了这里,都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利落地掐断了。
李氏集团这堵墙,冰冷、厚重,表面光滑得无处下手。陆野站在白板前,看着上面那些停滞不前、甚至开始褪色的连线,眼神冷得像结冰的湖面。他意识到,继续在外围打转,或者执着于这些被对方刻意布置出来的、看似诱人实则可能是陷阱的边缘线索,只会陷入无休止的消耗战。对方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跟他们玩捉迷藏,而他们,拖不起。必须改变策略,必须找到一种方式,能穿透这坚硬的外壳,直接触碰到内里最脆弱的部分。
他的目光,重新投向了白板中心那个名字——李宏伟。以及围绕这个名字构建起来的,那个看似铁板一块的商业帝国。
“我们需要从里面,找一个可能倒戈的人。”陆野在烟雾缭绕的小组会议上,声音不高,却像一块石头砸进死水,激起了涟漪。他没看任何人,像是在对自己下决心,“一个足够了解内幕,知道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藏在哪个角落,但又因为某种原因,对李宏伟或者孙龙心怀不满,或者自身陷入了绝境,有可能被我们争取过来的人。”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这个提议太大胆,也太危险。从黑恶势力心脏地带找线人,无异于火中取栗。一旦被对方察觉,不仅这条潜在的线索会瞬间蒸发,更可能引发李氏集团更激烈、更不可预测的反扑,甚至危及线人自身的安全。
“这样的人,筛选条件必须极其苛刻。”周婷接过话头,语气冷静得像在做数学题,“第一,层级要够。至少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必须能接触到核心机密——比如真实的财务流水、关键业务的决策过程、或者孙龙直接指挥的那些‘特殊项目’的执行细节。普通职员,接触不到真东西。”
她拿起笔,在白板空白处写下几个关键词:“第二,他必须遇到了实实在在的、足以压垮他的麻烦。这个麻烦,李宏伟或者孙龙要么不愿意帮他解决,要么已经无力解决,甚至可能为了自保,正准备把他推出去当替罪羊。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能准确找到他的这个‘麻烦’,并且,找到一个绝对安全的机会,与他进行初次接触。任何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目标范围被迅速聚焦——李氏集团旗下核心企业的中高层,重点筛查财务体系、法务风控部门,以及那个神秘莫测、直接由孙龙掌控的“特殊事务部”(对外可能挂着“商务拓展”、“项目合作”之类的幌子)。
陈凯没有说话,他已经回到了自己的电脑前。升级后的系统权限,像一把万能钥匙,插入了更庞大的数据海洋。他调动“犯罪网络图谱(中级)”和新增的跨部门资源协调能力,开始对筛选出来的目标人员进行一场无声的、全方位“数字透析”。
海量的信息被系统贪婪地吞噬:工商注册信息、股权穿透图、频繁变更的公司法人记录、异常波动的税务申报数据、法院的公开诉讼和被执行记录、房产车辆等资产信息、甚至还包括网络角落里的匿名举报帖、商业论坛里含沙射影的讨论、以及一些特定社交圈子里流传的、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
系统屏幕上的数据流如同沸腾的瀑布,无数条信息被捕捉、解析、交叉验证,构建出每一个目标人物的数字镜像,试图从他们看似光鲜的职业履历和社交面具下,挖掘出那些隐藏在深处的裂缝与污点。
这是一项极其枯燥且耗费心神的工作,连续几天,陈凯和周婷几乎住在了办公室,眼睛熬得通红,靠着浓咖啡和系统提供的“团队协作光环”那点微弱的精力恢复效果硬撑。屏幕上,一个个名字被标记、分析,又被排除。有些是麻烦不够大,有些是接触难度太高,有些则是背景过于复杂,无法在短期内厘清。
几天后的一个凌晨,窗外天色依旧漆黑,办公室里只剩下键盘敲击和偶尔响起的鼠标点击声。突然,系统发出了一声不同于寻常提示音的、更为低沉的“嗡”鸣。
“有发现了!”周婷一直守在旁边,立刻俯身过去。陈凯也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凑到屏幕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