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大楼的灯光,在这个平静的夜晚亮如白昼。
在市委政法委和省公安厅的强力协调与背书下,一个代号为“雷霆”的收网行动计划,以惊人的效率在极短时间内被精心制定出来,并迅速获得了批准。
所有人都清楚,这一次,不再是针对某个单一犯罪环节的小打小闹,而是要对盘踞江城多年的李氏犯罪集团,发起一场决定性的总攻。
此次行动的规模堪称空前。市局内部,刑侦支队负责主要嫌疑人抓捕与审讯攻坚,经侦支队负责梳理涉案资金流水、冻结非法资产,治安支队负责排查相关行业场所,特警支队作为尖刀力量,承担最危险的突击抓捕任务,网安支队则负责全程的通讯监控与电子证据固定。
不仅如此,还协调了武警部队的一个机动中队作为支援力量,以防可能出现的暴力抗法。同时,鉴于案件涉及跨省犯罪,通过公安部协调,西川省警方也已部署妥当,将在同一时间对涉案的关键人物——矿主赵德彪及其团伙——实施同步抓捕,彻底剪除李宏伟的外部羽翼。
行动指挥部设立在市局顶楼的指挥中心,这里俨然成为了整个战役的大脑中枢。巨大的环形电子屏幕占据了一整面墙,上面实时切换着城市地图、重点目标建筑结构图、关键路口监控画面以及各行动组的位置动态。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亲自坐镇,体现了市委高度的重视与支持。市公安局局长作为行动总指挥,神色凝重,目光如炬,不断与各条线负责人进行着最后的沟通。整个大厅里,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低沉的指令声交织在一起,弥漫着一种高度紧张而又秩序井然的特殊氛围。
前线总指挥的重担,落在了经验丰富的副局长高明肩上。他此刻正在指挥车中,一遍又一遍地审视着行动方案,通过加密通讯网络与各突击组组长进行最后的确认。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各小组注意,按预定方案,精确到秒,务求一击必中!”
而作为此次行动得以推进的核心关键人物,“6·15”专案组实际负责人陆野,则坐镇指挥部核心区域,负责提供最关键的情报支持和突击指导。
他面前的操控台上,并列着三块显示屏,一块显示着行动全局态势,一块滚动着所有重点目标的详细资料和前期侦查报告,另一块则连接着内部通讯系统。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像一台超级计算机,反复推演着行动中可能出现的任何意外:李宏伟是否会狗急跳墙?那本至关重要的内部账册究竟藏在哪里?“四大金刚”中在逃的赵天虎、钱豹、孙龙是否会突然出现?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任何一个疏漏,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鉴于李氏集团组织严密,成员众多,且核心骨干多有前科,很可能持有管制刀具甚至枪支等武器,行动方案的制定可谓煞费苦心,细致到了每一个角落:
第一,多点同步收网,力求瘫痪其组织架构。 根据前期长达数月的缜密侦查所掌握的线索,指挥部决定,在统一的、精确到秒的时间点,对李宏伟及其“四大金刚”剩余成员(一旦赵天虎、钱豹、孙龙露面,则立即纳入抓捕范围)、集团主要骨干分子、已知的打手聚集据点、以及可能藏匿账册、U盾、现金等重要物证的二十余个地点,实施同步突击抓捕和搜查。目的非常明确:在同一瞬间打掉其指挥核心和行动肢体,让其首尾不能相顾,内部陷入混乱,彻底失去反应和抵抗能力。
第二,明确重点目标,配置优势警力强攻。 在所有目标中,李宏伟位于市郊结合部、戒备森严的独栋豪华别墅,李氏集团总部所在的宏图大厦顶楼办公室,赵天虎实际控制、藏污纳垢的“金煌”娱乐城,钱豹负责管理、可能窝藏赃物的城北建材市场仓库,以及孙龙可能藏匿的几处秘密住所,被列为一等优先级目标。这些地点由特警支队最精锐的反恐突击中队负责主攻,配备破门工具、防弹盾牌、夜视仪和狙击手,确保能以绝对优势的力量迅速控制局面。
第三,证据固定先行,确保诉讼链条完整。 专案组深知,对付这样一个有着“保护伞”背景的犯罪集团,仅仅抓人是不够的,必须形成铁证如山的证据链。为此,从市局刑侦支队技术大队、网安支队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了多个电子取证和技术勘查小组,他们将紧随行动队出发,一旦现场被控制,立即进场进行地毯式搜查、证据固定和提取工作。重中之重,就是寻找那套记录了集团所有非法交易和利益输送的内部账本,这是撬开李宏伟等人嘴巴、并深挖其背后“保护伞”的最有力武器。
第四,外围封锁控制,编织天罗地网。 为了防备主要嫌疑人闻风逃窜,交警部门已经接到指令,将在行动开始前十分钟,对各个主要目标周围的交通要道实施临时管制,设置检查点,一旦发现嫌疑人车辆,立即进行拦截。网安部门则启动技术手段,实时监控李氏集团核心成员及其重要关系人的通讯动态,一旦发现可疑通话或信息,立刻进行技术干扰或锁定位置,切断其内外联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