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厅专案组指挥室的时钟,秒针走得比平时慢了半拍。第三天下午两点,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面投下一道道歪斜的光影,落在陆野摊开的卷宗上 —— 那是 1999 年 “8?17 案” 的现场勘查笔录,纸页边缘已经被翻得发毛,他手指在 “主卧窗外花坛提取烟头五枚” 那行字上反复摩挲,像是要从墨迹里榨出更多线索。
“陆处,栾山那边反馈,刘姓家族排查到第三支系了,还是没找到 1998 年有前科的男性。” 周洪斌推门进来,手里攥着一叠手写的族谱,纸面上画满了红圈和叉,“这老刘家是大姓,光分支就有十几个,排查起来太耗时间了。”
陆野抬起头,眼底的红血丝比昨天更明显。这三天,他们没闲着:周洪斌和孙启明带着人,根据 Y-STR 分型划定的父系范围,从栾山、临江两地的刘、张、王三大姓入手,翻找 1998 年前后有盗窃、伤害前科的人员档案;技术组则反复核对布娃娃纤维和烟头的 DNA 分型,生怕出现数据误差;而小陈,从 DNA 数据上传那天起,就几乎长在了电脑前,眼睛盯着数据库比对进度条,连吃饭都用外卖盒装着,放在键盘旁边。
“再等等。” 陆野拿起桌上的保温杯,里面的茶水早就凉了,“数据库比对涉及几千万条数据,跨区域调取还得走流程,急不来。”
话刚说完,角落里突然传来 “哗啦” 一声响 —— 是小陈碰倒了桌边的咖啡杯,褐色的液体溅在键盘上,他却浑然不觉,猛地从椅子上弹起来,椅子腿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 “吱呀” 声,像是要把这三天的压抑全崩出来。
“比中了!陆处!比中了!” 小陈的声音劈了叉,带着哭腔,又带着狂喜,他伸手去抓鼠标,手指却抖得厉害,好几次都没碰到,“常染色体 DNA,100% 匹配!”
指挥室里瞬间静了,连周洪斌手里的族谱都忘了放下。所有人的目光像聚光灯一样,砸在小陈的电脑屏幕上 —— 那里弹出一个淡蓝色的比对结果窗口,“匹配成功” 四个字用加粗的绿色字体显示,下面跟着一行黑色小字:“嫌疑人:刘大军,男,1975 年 3 月 12 日生,户籍地:本省林江市清县刘家村。”
“刘大军?” 陆野几乎是跑着冲过去,鞋底蹭过地面,带起一阵风。他俯身在屏幕前,目光死死盯着 “刘大军” 三个字,像是要把这名字刻进脑子里,“前科记录!快调他的前科!”
“有!马上来!” 小陈深吸一口气,手指终于稳住了,在键盘上飞快敲击。省厅前科人员数据库很快调出页面,刘大军的照片跳出来 —— 寸头,颧骨很高,眼神里带着股狠劲,和身份证上的标准照比,多了几分戾气。
“2005 年 6 月,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五年!” 小陈念出关键信息,声音还在发颤,“服刑地点是省第二监狱,入监时按规定采集了血样,DNA 数据就是那时候入库的!”
2005 年!距离 “8?17 案” 案发整整六年!陆野的拳头在身侧悄悄攥紧 —— 当年案发后,刘大军没被纳入排查范围,很可能是因为他当时没前科,直到 2005 年伤人服刑,才留下生物样本,这一留,就成了二十年悬案的破局关键。
“立刻联系省第二监狱,调取刘大军 2005 年的服刑档案,包括入监登记表、同监区人员证言、释放证明!” 陆野的声音很稳,但语速比平时快了一倍,“再联系林江市清县公安局,查刘大军的户籍底册、家庭关系、1998 年到 1999 年的行踪轨迹!”
周洪斌立刻抓起桌上的加密电话,手指在拨号键上翻飞:“我打给监狱管理局,让他们优先调档!” 孙启明则打开了全国人口信息系统,开始查刘家村的户籍信息 —— 清县是林江市下辖的贫困县,刘家村在山脚下,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这和 “外来人员作案” 的推测对上了。
指挥室里瞬间活了过来,电话声、键盘敲击声、纸张翻动声混在一起,像是一台突然启动的精密机器。陆野站在屏幕前,看着刘大军的基本信息一点点补全:小学文化,父母早亡,跟着远房表叔长大,1996 年离开刘家村,一直在青山市、林江市周边的建筑工地打工,2005 年在青山市某工地,因争抢工程与工友发生争执,持钢管将人打成重伤,被抓后认罪伏法,2010 年刑满释放,之后下落不明。
“1998 年 8 月,他在青山市!” 孙启明突然喊道,屏幕上跳出一份 1998 年青山市建筑公司的用工登记表,刘大军的名字在其中一页,登记日期是 1998 年 3 月,离职日期是 1999 年 10 月 —— 正好覆盖了 “8?17 案” 的案发时间(1998 年 8 月 17 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