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影”专案组的成立,只在公安系统最高层级的小圈子里溅起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涟漪,随即迅速转入绝对的静默状态。指挥部设在省厅主楼深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房间经过特殊处理,信号屏蔽、物理隔离,接入的是与外界完全断开的公安部内部专网,进出都需要三重权限验证,保密级别提到了最高。
陆野作为前线总指挥,像是突然从省厅的日常视野里“消失”了。他的活动范围基本局限在这间灯火通明、充斥着各种电子设备低鸣和咖啡因气味的指挥室里。他脑海中那【战略级案件统筹】的功能,此刻被催发到了极致,仿佛一台无形的高性能服务器,不知疲倦地处理着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信息流——经侦的、网安的、外线侦查的、情报分析的——然后精准地将一道道指令分发出去,调配着这张无形大网上的每一个节点。他需要确保所有调查线同步推进,却又互不干扰,更不能惊动深水下的目标。
对“鼎峰资本”的全面“体检”,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在部里的直接协调下,几名来自不同领域、背景干净、能力顶尖的专家被秘密抽调到专案组。他们像是最高明的法医,开始对“鼎峰资本”这具看似光鲜的“躯体”进行不动声色的解剖。
工商注册的层层穿透,历年的纳税申报与实际情况的比对,海量银行流水背后隐藏的资金脉络,所有对外投资项目的真实性与关联性,以及从法定代表人到核心操盘手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社会关系、甚至是不为人知的癖好……所有能通过公开或半公开渠道获取的信息,都被以最专业的手段挖掘、汇集过来,输入专门的数据分析模型,进行着地毯式的筛查和关联碰撞。
陈凯领导的虚拟侦查小组,得到了更高级别的技术授权和资源倾斜。他们像一群无形的数字幽灵,开始对“鼎峰资本”及其核心人员的网络活动,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更高强度的秘密监控。
公司内网的异常访问、加密通讯软件的登录规律、核心人员个人设备可能泄露的位置信息、甚至是通过特定技术手段尝试还原已被删除的网络痕迹……一切在网络空间可能留下的“气味”,都被他们贪婪地捕捉着。
张猛的外线小组也补充了精干力量。他们的任务变得更加精细和危险,开始对“鼎峰资本”的主要人员,特别是那两名曾与赵德彪在“清心斋”秘密接头的投资总监,进行极其有限度的、绝对隐蔽的外线跟踪和观察。目标是摸清他们的生活规律、固定社交圈、常去场所,以及是否有超出正常工作范畴的异常接触。这种跟踪如同在悬崖边行走,既要看得清,又不能留下任何影子,考验的是侦查员最顶尖的耐心和反侦察能力。
所有的调查线,都像是在最锋利的刀尖上跳着一支无声的芭蕾。每一个动作都必须精准、轻盈,既要最大限度地获取情报,又绝不能引起目标哪怕一丝一毫的警觉。
整个“猎影”行动,就像一张由无数最纤细、最坚韧的丝线编织而成的巨网,在目标依旧浑然不觉、照常运转的黑暗中,悄无声息地、缓缓地张开,精准地罩向“鼎峰资本”这个关键节点,以及其背后那可能更加庞大和幽深的阴影网络。
陆野几乎把指挥部当成了家,行军床就支在角落里。每天能合眼的时间不超过四个小时,眼睛里血丝密布,下巴上也冒出了青色的胡茬,但他的精神却处于一种奇异的、高度亢奋的巅峰状态。
源源不断汇总而来的新信息,如同新鲜的血液,持续注入他脑海中的那个系统。那幅【犯罪网络图谱】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得清晰、丰满,细节不断填充,原本模糊的连线正在被一条条实线或虚线加固、确认。
“鼎峰资本”不再仅仅是白板上的一个名字。调查显示,它与澳门的“濠江远景”公司之间,存在着多条经过复杂伪装、通过离岸账户和空壳公司层层中转的资金调度通道,甚至在某个海外注册的合资基金中,发现了双方隐晦的股权关联,一条隐秘的“暗道”隐约浮现;它与之前引起注意的“昌荣”系公司之间,也被发现在某些特定的投资领域(如某块极具潜力的地皮收购,某个突然暴涨的科技初创公司)存在重叠,并有几笔时间点敏感、难以解释清楚用途的资金往来;更让人心头一沉的是,在梳理“鼎峰资本”一名常务副总的社会关系时,发现其亲妹妹的丈夫,正在某省直要害部门,担任着一个颇有实权的副职领导岗位……
网络的轮廓正变得越来越清晰,而其展现出的能量、渗透的深度和广度,也让有幸看到这张图谱雏形的少数几名专案组核心成员,感到脊背发凉,阵阵心惊。
这绝不是什么小打小闹的犯罪团伙。这确实是一条潜藏在经济社会运行深渊之下,爪牙遍布金融、地产、甚至可能触及权力边缘,足以悄然搅动风云、吞噬利益的“巨鳄”。猎手已经就位,但猎物的大小和凶悍程度,显然超出了最初的预估。真正的较量,此刻才刚刚拉开序幕。
喜欢刑侦天梯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刑侦天梯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