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乡人们都试验了一遍这个不需要人弯腰的收割推车,今天的聚集活动也到了尾声,小白带着扶苏还有县令等人去了他在这处乡间的临时居所。
是个大点的土坯房,不过比起光秃秃的其他人家,这里院子里堆满了木头和木方,屋子里也摆着他喜欢的高脚桌椅。
公输家别的不提,玩木头的手艺确实足够高超,小白拿着树枝在地上画个图,他们轻易就能造出来,并且还精准的按照合适的人体构造来进行比例微调。
一进屋子,扶苏先是被这又高又大的会议桌吸引,接着看看这里,眼神很是心疼。
他摸摸小白的头:“大哥应该再让你带几个人的。”
再带几个人,专门给小白带钱。
【光有钱有什么用,钱是最不值钱的。】
小白让他别焦虑这个。
【我已经找了淮阴城的商人,让他们去四周帮我采买了,等雨季结束,他们也要带着我的东西回来了。】
带钱在穷地方也是花不出去的,物资匮乏,交通不便,有钱能卖的东西也有限,咸阳城什么都不缺,那是整个大秦的人力物力都为嬴政服务。
这就是在小白的心中大秦很穷的原因:物资匮乏,流通程度也有限,他有钱都花不出去,给他一座金山那也没用。
小白拉着扶苏开始给他说自己为淮阴制定的发展计划。
【这里会成为我们大秦南北水路交汇处的物流中转城,鱼米丰茂的大秦粮仓,东边的新盐城……】
这些话扶苏和蒯彻等人是第一次听,县令他们已经都知道了。
淮阴人现在就是期待的目光看着韩信,等着他赶紧长大,成为太子身边的左膀右臂。
他才坐上太子侍读就能给带着太子回家乡,都不敢想象以后韩信更发达了,淮阴得好成什么样。
至于太子只是拿韩信做个幌子这回事,看破不说破,就是韩信发达以后提携家乡。
扶苏是和小白开过会的,当初小白为了改大秦律法,开个会能开到老臣都受不了的能力,他一清二楚。
而蒯彻这些在齐地新收的门人就不知道了。
他们很是震惊地看着坐在主位上的太子,幼小的孩童身躯并不开口,却能让话语清楚的传到每个人脑海之中。
太子面上不悲不喜,却给淮阴规划着一条至少二十年都要付诸行动的发展路线,而一旦成功,淮阴以后就会是吴越之地最为耀眼的城市,这里的百姓也会生活在一个鱼、米、盐都富足的全新家乡。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有一个基础,大秦不能乱,太子的地位也不能乱。
【雨季已经结束,等今年秋收过了,我就要带着一部分人手开始炼海盐了。】
县令陈褚当仁不让地站起来:“殿下放心,人手早已备齐,我会督促县里早早完成秋收,拨出人手来给殿下。”
再听一次,县丞白仲乙也依旧对太子规划的淮阴未来满是憧憬和感激。
一想以后他们淮阴还是产盐大户了,他就抬手抹眼泪:“我们淮阴,何德何能……”
【这话不要再说了。】
小白打断白仲乙的话。
【淮阴现在是我大秦之地,淮阴百姓皆是我大秦子民,我作为大秦太子,自然要看顾大秦子民,发展大秦的地方。】
我是大秦太子,所有大秦的地都是我的地,所有大秦的人也都是我的子民,我肯定要发展我的地盘,养活我的人民,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虽然听着很激动,但扶苏不得不摸摸小白的头,告诉他:“只有你是这样想的。”
其余人这时候不敢插嘴,但大家都心里默默肯定了扶苏的话。
是的,太子,只有你是这样的。
小白继续又和县令说起了秋收的事。
推车收割机公输家造了不止一台,只是先给拿出一台来使用而已。
作为韩信衣锦还乡回报的家乡,到时候会有两台放在乡里,大家轮流使用,多的,县令拿走,分给县内其他吏员,借他们使用,顺便给公输家、推车收割机以及“不忘初心,回报家乡”的韩信扬名。
除了收割机,还有公输家做出来的脚踏脱谷机,这个目前只有三台,韩信的村庄会放一台,剩下的两台县令分配。
大秦的律法鼓励农桑,后面无论是这些村子想租借还是分期贷款买都行,自己看多了研究做出来了那更好,省的小白推广了。
小白这三台是白送淮阴县的,他自己收钱没意义,公输家跟着小白干活,这不算私活不收钱,况且他们是为了家族扬名而来,也不会找淮阴县收专利费。
秋收结束再是动人手开始搞盐,一直到明年雨季来之前,还能分人手,小范围先疏通农田沟渠,农业基础先打好,这起码要个最少五年,以后还要修码头清河道开商路,造纸搞教育。
【淮阴县令是个能干实事的,我们一起努努力,争取做个淮阴郡守。】
陈褚很感动,但是觉得他先努力把县城先打理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