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哪怕嬴政到了要进他的秦皇陵的日子之前,他依然会记得那个如往常一般在开朝会的上午。
那还是他有史以来第一次,把臣子们、儿子们,甚至包括小白,都给惊到说不出话来。
没想到吧,想不到就对了!
哪怕嬴政其实不是个爱恶作剧的人,可每每想起当时所有人惊愕的神情,嬴政无论何时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李斯,你这个年纪了,居然还会因为朕一句话差点惊到摔倒在地。
蒙毅,你可是一贯稳重之人,居然也敢朝会时直视朕了。
赵高你也是,目光不停在朕和小白中间看来看去的样子,像小白做出来的拨浪鼓,很搞笑。
儿子们自不必说,个个脸色精彩的很,扶苏甚至第一时间站了出来,神色悲戚,似乎是怀疑亲爹得大病,日子不多了。
哪怕是小白这臭小子,从小就一贯的喜怒不形于色,嬴政也看见了他难得错愕惊讶的表情。
别说,整这一出,嬴政第一次体会到了喜欢恶作剧人士的快乐。
嬴政退位,当然不是为了恶作剧。
能让他这个皇帝放下手中的权力,也不是因为他生病了时日无多。
只是他天天佩戴着秦皇剑,看着剑上的大秦山河,加上昨天又听到了儿子们在大秦各地的工作见闻,他忽然也很想自己亲眼再去看一看他的大秦江山。
虽然所有儿子都在忙,但其他的儿子都是在大秦各处奔波,任小白调遣,他这个亲爹皇帝却被小白放在咸阳,天天给他处理政务,稳定后方。
嬴政觉得他俩的关系不是皇帝爹和太子儿子,他感觉小白才是皇帝,他是小白的丞相。
他的感觉,其实也没错。
忽略最高权力的持有者是嬴政不提,现在大秦走的什么方向都是小白定的,有个什么大事儿,嬴政也要来找小白一起商量拿主意。
一步退,步步退。
从当初没有阻拦住小白开始,嬴政就再也没有拦住小白过了。
现在的大秦,和最开始嬴政自己设想的大秦完全不一样,虽然说也是大秦,还是个可能所有人都认为更好的大秦,但已经是小白的大秦了。
嬴政经常半夜复盘大秦政策的时候也会思考:朕到底为什么会这么纵容他呀!
小白虽然是太子,但是皇帝嬴政干点什么都会被所有人劝一劝,反而是小白想干什么没人劝。
嬴政想想每天辛苦干活儿,想修个宫殿都被扶苏和小白劝下的自己,再想想说建城就建城,说建学校就建学校的小白……
这谁还能分得清大秦皇帝到底是谁!
大半夜开悟的嬴政一声冷笑,这皇帝,不当也罢。
虽然在他说完之后,儿子们没有说话,臣子们和小白百般阻拦,但谁也阻挡不了嬴政退位的决心。
这干什么都被儿子被大臣劝的皇帝,他不当了。
听闻太子要加冠,跟着跑到咸阳凑热闹的大秦士人才聊完太子的加冠典礼,就发现咸阳又要有皇帝传位典礼了。
士人们:还是你们大秦人会玩啊。
由于大秦是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很多礼仪都是初定,这第一位皇帝直接传位自己做太上皇的行为,自然也是没有先例的,礼仪也得重新商量。
在大秦的儒家人精神一振:家人们,来活了!
其他人通通闪开,礼仪什么的,没有人比我们儒家更懂,这头一遭的皇帝传位仪式,我们儒家一定要参与制定!
这种事情嬴政无所谓,快点办,他家小白马上做皇帝,然后过上他曾经的生活,以后留在咸阳城不得随意外出,想干点什么都被群臣谏谏谏。
朝堂已经彻底的杂乱起来,具体表现在儒家的官员和其他诸子百家争抢到底如何制定传位礼仪。
朝堂上的儒家弟子们,空前的团结起来,儒家一家VS其他所有家,从礼的源头掰扯到现在大秦的德行,发誓要在自己最专业的领域干趴所有人。
你们法家懂个屁的礼法,墨家知道什么叫大礼吗,阴阳家懂个什么阴阳五德,农家去小孩那桌别说话……
扶苏带着一众弟弟们围观吃瓜顺便现场补课学习中。
而看破皇帝心思的小白,开始质问皇帝。
【这是你的大秦,政哥你怎么能就这么不管它了?】
嬴政看小白这有点抗拒的模样,他开始觉得舒服了:“不,是你的大秦。”
多年以来被儿子压抑的憋屈终于有了发泄途径,嬴政感觉现在的自己好的不得了。
小白:“……”
真的好想开口说话,震一震这个政哥的脑子啊。
如此多的世界,就没见过一个不管大秦,还不恋权的秦始皇。
政哥,你OOC了你知道吗!
最后的最后,儒家还是拿下了自己优势领域的阵地,始皇帝传位给太子这千古未有的大事,就交给叔孙通负责了。
整个朝廷又空前地忙碌了起来,要开始折腾一个比太子加冠典礼还要重要的父子传位大典。
为了塞一些儒家自己的私活,光是礼仪流程,还有各种礼仪的内容,礼仪的称呼,礼仪的意义,他们都得重新编出一套新的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