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天幕的老蔡第二次出现,距离上次有两个多月,上次和这次的视频播放时间,加起来也就五分钟。
短短五分钟的时间,就已经给天下知情和不知情百姓剧透了不少信息。
西晋东晋很烂,官僚士族也烂,不能推锅给皇帝。
不过皇帝也烂,烂烂的司马家未来会绝后,跟着司马家没有什么好活路。
洛阳来了个降世的真仙人,还是个心怀天下百姓,遵守传统社会道德的,跟着他,能吃饱饭,穿新衣,还能治病。
这些内容已经给这时代百姓们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可下一刻,更大的冲击来了。
【黄昏时分的洛阳,高台上,燃起的火焰和火焰上巨大的锅前,不知何时,摆着一排长桌,大大的桌上堆叠着数不清的器皿,上头摆满了食物。
距离食物几米远的位置,放着一口大鼎,白衣少年一手持铜铃,一手执黄纸,将写满祭文的黄纸点燃扬起,诵念祭文。】
天幕上,那圣火高台下的新洛阳百姓们安静不语,天幕下,明白他这是在做什么的人也都静默下来,心思各异。
【“启曜圣朝的起点是新洛阳,新洛阳政权建立的重要标志,不是《洛阳守则》的确立,而是在建城那一年除夕的祭祀仪式。”
老蔡放出祭文的全部内容,自己也跟着诵念一遍。
“这篇《祭天下亡者书》,是圣王在来到洛阳的几个月后,在除夕黄昏时举办的祭祀仪式上所念,祭天地四方,也祭天下所有亡魂。”
“传统过年的祭祀,有钱没钱的都有自己的祭法,家里条件好的,通常也就祭神明祭祖宗,皇帝则是能祭天地,而底层百姓……他们是没有这个条件祭祀的。”
“这个除夕之夜,圣王便是带领百姓,祭祀天地、神明,还有所有死在天灾、饥荒、疫病、战乱和胡兵刀下,无人收敛尸骨,亦无人祭拜的百姓。”
“圣王带领新洛阳民众,祭奠天下无辜亡魂。”
“自此以后,每年的除夕夜,除了祭祀先祖外,还有着祭祀牺牲在乱世中广大同胞的重要意义。
在不少地区,很多人在老家乡下祭祖,都会在祭拜完祖先后,还把纸钱洒在路边,给路边插上几根香,香有多少就插多少。
这一习俗的来源,就是那次圣王主导洛阳祭祀,意义也是一脉相承,祭祀广大枉死的同胞,让他们在地下能够安息,也为那些活在世上,却无法祭祀的同胞,尽一份心意。
今日我为他人祭祀亲友祖先,来日我若意外死了,有能力的他人便也为我而祀。”】
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坞堡内还是乡野间,聚拢在一起取暖过冬的人们,这一刻都看着天上,看着那些为自己亲人而燃烧的黄纸,看那些有序排队上去烧香的新洛阳百姓,遗忘的痛苦与茫然涌上心头。
“那天上的洛阳……是在给那些百姓的亲人祭祀?”
“不、不是,老蔡说,他、他们,也是在给我们的父母祖先祭祀!”
“我爹娘,今天也被他们一并祭拜了?”
“咱们所有人死了的父母兄弟姊妹,都被他们一起祭了!”
“……”
乱世存活不易,他们也不是忘记了自己死去的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只是整日挨饿受冻,劳动量又太大,实在没有余力想这些。
就算想起来了,他们顶多也就是朝着太阳落下的地方磕个头,没有任何祭祀的条件。
可就在今天,这个主人忙着过年,他们挤在一起要熬过冬天的日子,神异无比的天幕,却告诉他们,远在洛阳的一个地方,有人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替他们这些人,祭祀了他们所有死去的亲人。
大家怔愣过后就是茫然,不解他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
可疑惑之下,内心深处不曾言表的激动却也是实实在在,戳动着他们的心。
屯雍丘,以流民为基,自募军队,正处于北伐事业巅峰期,打过了黄河的祖逖,此刻双目炯炯有神望着空中,道:“他在为天下万民而祀。”
他出身北地范阳大族,世代都有两千石的高官。
少年时生性豁荡,不拘小节,轻财重义,慷慨有志节,常周济贫困,深受乡党宗族敬重。他成年后发奋读书,博览书籍,涉猎古今,时人都称其有赞世之才。
只是越有才德,越是为这世道感到痛心。
他礼贤下士,于体恤民情,关系疏远、地位低下之人,也能予以礼遇。将士稍有微功,便会加以赏赐。
生活上也一贯俭朴,不畜资产,劝督农桑,带头发展生产,收葬枯骨,深得民心。
是以祖逖看见洛阳为天下无冢孤魂祭祀的行为,更是喜悦不已。
只是他想到永嘉五年,洛阳陷落,他也率亲族乡党数百家南下,避乱于淮泗,这样的他,是否也是那后人口中所言的“无能士族”中的一员?
他离洛阳很近,之前心神都放在和石勒的对抗上,现在他却忽然很想派人去洛阳看看,看看那里现在是否真如天上所见,那般和谐富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