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九重宫阙,暗疾潜生
帝都,皇城大内。琉璃碧瓦,画栋雕梁,一派盛世辉煌。然而,在这极致的富贵与权势之下,一丝难以察觉的阴霾,正悄然蔓延。
近月以来,宫中数位位份不低的妃嫔,相继染上一种怪疾。起初只是精神倦怠,食欲不振,太医院按寻常思虑过度、脾胃虚弱诊治,开了不少温补方子,却收效甚微。病情逐渐加重,妃嫔们开始出现夜间惊悸、盗汗、肤色晦暗、青丝失去光泽等症状,更令人不安的是,她们的情绪变得极不稳定,时而郁郁寡欢,时而莫名焦躁。
此事虽被皇后下令严密封锁,以免引起前朝动荡,但宫中流言已起,人心惶惶。连带着侍奉的宫女太监也多有不安,整个后宫笼罩在一片压抑之中。
第二幕:灵枢入宫,初显锋芒
太医院众太医束手无策,院正顶着巨大的压力,终于向明帝萧玦坦诚无力。恰在此时,因黑山城密报而忧心忡忡的萧玦,想起了医术精湛、尤擅疑难杂症的侄女—— 谢清韵。
年仅十六的谢清韵,继承了其母萧雨的医术天赋与沉静心性,虽不及母亲阅历深厚,但在医理钻研上常有惊人之见,于医武宗内已崭露头角。接到皇帝密旨,她未敢耽搁,即刻入宫。
踏入病患所在的“揽月轩”,谢清韵并未急于诊脉。她先是静静地观察了室内环境,目光掠过熏香炉、梳妆台、帷幔乃至盆栽。随后,她清退了所有闲杂人等,只留下贴身宫女在一旁协助。
她并未像太医那般先问症状,而是伸出纤纤玉指,指尖萦绕着极其微弱的、源自苏叶一脉的医道灵韵,轻轻拂过患病妃嫔的额间、手腕。这不是普通的诊脉,而是以其独特的 “灵韵触脉” 之法,感知患者体内更深层次的气机流转与能量失衡。
金手指展现·灵韵触脉! 在她的感知中,几位妃嫔的生机本源,仿佛被一种无形无质、却带着甜腻异香的“丝线”缠绕、渗透,正被缓慢而持续地抽取、污染!
第三幕:香源追凶,蛛丝马迹
“问题不在饮食汤药,而在……香气。”谢清韵收回手指,语气肯定。她走向窗边的紫檀木梳妆台,目光锁定在一个精致华美的珐琅彩绘香薰球上。球内熏香早已燃尽,只余些许灰烬。
她小心地取下香薰球,倒出些许灰烬于玉碟中,又取出银针、清水以及几种特制的药液,开始仔细检验。太医院院正在一旁屏息观看,心中虽有些不服,却也不敢多言。
检验过程繁复而精细。谢清韵时而捻起灰烬轻嗅,时而滴入药液观察反应,时而以银针试探其残留物性。最终,她抬起眼帘,眸中闪过一丝凝重:“此香灰中,混合了龙涎、苏合、安息等名贵香料,但其中还掺杂了一种极其罕见的、产于海外极南‘婆罗洲’密林深处的 ‘惑心蝶兰’ 的花粉提炼物!”
“惑心蝶兰?”院正愕然,“此物……医典仅有零星记载,言其香气馥郁持久,有致幻之险,用量需极其谨慎,过量久闻,会损人心智,耗人精血!”
“不错。”谢清韵点头,“而且,此香中被掺入的花粉提炼物,经过了特殊手法炮制,使其毒性更加隐蔽阴柔,混于诸多名贵香料之中,寻常手段极难察觉。长期使用,便会如诸位娘娘这般,生机渐耗,心神受扰。”
她目光扫过室内其他物件,最终落在一位妃嫔枕边一枚用作安神的、散发着异香的锦囊上:“这锦囊内的香草,也混有微量‘惑心蝶兰’的成分。看来,对方手段周密,防不胜防。”
第四幕:皇子援手,暗查六局
香薰球与锦囊皆由内府司的“司设监”统一配发。谢清韵欲往司设监查问,却被告知掌管此事的太监首领日前“失足落井”身亡,相关账册记录也“意外”被焚毁大半。
线索似乎就此中断。宫中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确凿证据,即便谢清韵身份特殊,也难以深入追查。
就在她感到棘手之时,一位意想不到的人提供了帮助——三皇子 萧景琰。萧景琰生母早逝,在宫中并不十分得势,但他心思缜密,为人正直,对这位突然入宫、医术高超的表妹颇为关注。他暗中命自己的心腹太监,悄悄查访司设监残余的旧人,以及近期宫中香料采办的异常记录。
数日后,萧景琰带来了一条关键信息:近半年,宫中部分名贵香料的采买,绕过了常规渠道,由一位新近得宠的“丽妃”娘娘引荐的皇商“百宝斋”独家供应。而“百宝斋”的东家,据说与江南漕运有些关联,其背后似乎站着…… 四海商行!
星陨阁的阴影,竟然已渗透到了这九重宫阙之内!
第五幕:丽妃宫中,暗藏杀机
得到线索,谢清韵与萧景琰决定冒险一探丽妃所居的“长春宫”。萧景琰以探望庶母为由拖住丽妃,谢清韵则在其心腹宫女的掩护下,悄然潜入长春宫的小库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