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àn,用手压或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于是天子乃按辔(pèi)徐行。”(辔:缰绳。徐:慢慢地。)
我们来解读《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这个极具画面感和深刻寓意的名场面——“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这八个字背后,是汉代名将周亚夫治军严明的千古佳话,也是关于规则与权力的深刻一课。
一、原文、注释与翻译
1. 原文节选(细柳营故事)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2. 关键词注释
· 上:指皇帝,即汉文帝。
· 之:到,前往。
· 细柳军:周亚夫驻扎的军营。
· 被甲:披着铠甲。被,同“披”。
· 彀弓弩:张满弓弩。彀(gòu),拉满。
· 持满:箭在弦上,保持拉满的状态。
· 先驱:先头的仪仗卫队。
· 都尉:武官名。
· 壁门:营门。
· 按辔:按住缰绳。 辔(pèi),驾驭马的缰绳。
· 徐行:慢慢地行走。
· 持兵揖:手持兵器行礼。
· 介胄之士:穿着铠甲的军人。
· 式车:在车上俯身,手扶车前横木,表示敬意。式,同“轼”。
3. 白话翻译
汉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车马径直驱驰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随后到了细柳军营,军中官兵都披着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张弓搭箭,弓拉满月。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能进入。先行的官员说:“皇上马上就要到了!”把守军营的都尉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
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 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缓缓前行。 到了大营,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长揖到地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深受感动,表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的横木上,向军队致意。并派人向周亚夫致谢说:“皇帝特来慰劳将军。”完成劳军的礼仪后离去。
二、故事背景与寓意
1. 故事背景
· 时代: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
· 人物:汉文帝派三路军队驻守长安附近,分别是刘礼驻守霸上,徐厉驻守棘门,周亚夫(绛侯周勃之子)驻守细柳。
· 事件:汉文帝为了解防务,亲自前往这三处军营劳军。在霸上和棘门,他享受了最高规格的迎接,军队形同虚设。而到了周亚夫的细柳营,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遇”和严格的军规。
2. 核心寓意
· 规则的至高无上:“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这句话确立了在特定领域(军营),专业规则高于一切权力,即使是皇权也必须遵守。周亚夫将军规置于皇权之上,树立了规则的绝对权威。
· 真正的敬畏源于恪守职责:周亚夫“持兵揖”而不跪拜,以军礼见皇帝,展现了一个职业军人的操守和风骨。他敬畏的不是皇帝这个人,而是自己的职责和军人的身份。这种专业精神,反而赢得了皇帝最高的敬意。
· “按辔徐行”的象征意义:这个动作是故事的点睛之笔。它象征着权力对规则的低头与尊重。至高无上的皇权,在铁的纪律面前,选择了谦抑和遵守。这并非削弱了皇权,反而通过尊重规则,彰显了一个明君的胸怀与智慧。
三、现实论述
“细柳营”的故事和“按辔徐行”的姿态,对于今天的组织管理、社会治理乃至个人修养,都具有极其深刻的启示:
1. 组织管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 在任何公司或机构中,能否建立起像“细柳营”一样的规章制度,并确保其得到严格执行,是衡量其管理水平的关键。领导者是像汉文帝一样“按辔徐行”,带头遵守制度,还是像在霸上、棘门一样“直驰入”,享受特权,直接决定了制度的威信。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懂得用权力去扞卫规则,而不是用权力去破坏规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