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的奏折呈上去后,皇上却迟迟没有回音。福喜公公心中暗自焦急,但他表面上还是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每天按时给大皇子送饭、送消息。
然而,大皇子却沉不住气了。他焦急地问道:“福喜,为何父皇迟迟没有回音?本皇子的奏折,他到底看了没有?”
福喜公公故作神秘地说道:“殿下莫急,皇上日理万机,奏折众多,或许您的奏折还未到他案头也未可知。再者说了,皇上心中自有权衡,他或许在考虑如何更好地安排此事呢。”
大皇子闻言,心中稍安,但还是有些忐忑不安。他开始在屋内踱步,口中念念有词:“父皇啊父皇,您可一定要答应儿臣的请求啊。”
然而,几天过去了,皇上依然没有回音。大皇子开始有些坐不住了,他再次找到福喜公公,焦急地问道:“福喜,你确定本皇子的奏折已经呈上去了吗?为何父皇还是没有任何反应?”
福喜公公心中一紧,但他还是强作镇定地说道:“殿下放心,奴才听闻左相已经亲自将奏折交给了皇上身边的李公公。李公公也保证会将奏折呈给皇上。至于皇上为何没有回音,奴才实在不知啊。”
大皇子闻言,脸色阴沉下来。他深知,自己这次的机会可能就这样白白浪费了。他开始有些怨恨父皇的不公,也开始对二皇子更加敌视。
大皇子看着福喜公公,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决绝:“先看看先,快过年了,等过了年,本皇子就搬出宫了。到时候,做什么都方便了。本皇子就不信,以我的身份和才华,还斗不过那个二皇子!”
福喜公公闻言,心中暗自盘算。他知道,大皇子这话虽然说得硬气,但实际上也是无奈之举。如今被禁足在宗人府,大皇子的行动确实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不过,一旦搬出宫去,情况或许就会有所不同。
“殿下说得是,等过了年,您搬出宫去,行事自然会更加方便。”福喜公公赔笑道,“到时候,奴才再为您物色一些能人异士,助您一臂之力。”
大皇子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大皇子深吸一口气,说道:“福喜,过了年出宫后,我得好好谋划一番。你说我第一步先干啥好呢?”
福喜公公眼珠子一转,笑着说道:“殿下,依奴才看呐,您第一步可以先广结人脉。那些朝中大臣里,有不少是中立派,您去拉拢他们,以后办事就多了帮手啦。”
大皇子摸着下巴思索了一会儿,点头道:“有道理。可这人脉也不是那么好结的,得有个由头啊。”
福喜公公连忙说:“殿下,您才华横溢,不如办个诗会,邀请各位大臣携家眷参加。在诗会上展现您的风采,再跟大臣们把酒言欢,这不就有接触的机会了嘛。”
大皇子眼睛一亮,兴奋地说:“好主意!诗会这个由头不错。那邀请哪些大臣合适呢?”
福喜公公掰着手指头数起来:“像户部尚书,掌管财政大权;礼部侍郎,人脉广泛。还有那几位御史大夫,他们在朝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力,都可以邀请来。”
大皇子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行,就这么定了。诗会的事儿就交给你去安排,一定要办得风光些。”
福喜公公赶紧弯腰行礼,笑道:“殿下放心,奴才一定把这诗会办得热热闹闹,让各位大臣都对您赞不绝口。”
他知道,自己现在需要的就是时间和机会。只要能够搬出宫去,他就有信心重新夺回父皇的宠爱和储君之位。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皇子开始更加用心地准备。他不仅继续撰写文章、构思奏折,还开始暗中联络那些曾经支持过他的朝臣和将领。他深知,要在这场储君之争中胜出,单靠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而福喜公公也没有闲着。他开始更加频繁地出入宫中,为大皇子打听消息、传递情报。同时,他也开始暗中联络那些对二皇子不满或者中立的大臣,试图将他们拉到大皇子的阵营中来。
喜欢公主和亲记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公主和亲记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