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赵志书受友人陈宇泽之邀,前往京中的一家知名茶馆品茗论诗。茶馆内环境雅致,茶香袅袅,文人墨客络绎不绝。赵志书漫步其间,欣赏着墙上挂着的诗词画作,心中充满了对文化的敬畏与热爱。
正当他沉浸在这份宁静与美好之中时,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赵公子,真是巧遇啊!”
赵志书猛地回头,只见肖思琪身着淡雅衣装,面带微笑地站在不远处,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他连忙上前,拱手行礼道:“肖姑娘,真是缘分不浅,没想到在这里又能遇见你。”
肖思琪轻轻一笑,道:“是啊,我也没想到。我听闻这家茶馆景致宜人,便想来此品茗赏秋,没想到竟能遇见赵公子。赵公子也是来品茗的吗?”
赵志书点头笑道:“正是。友人相约,不可不来。肖姑娘若不嫌弃,不妨一同品茗如何?”
肖思琪从小在边关长大,不拘小节,她欣然应允,两人一同走进茶馆,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坐下后,茶博士随即上前,面带微笑,询问二人想要品尝的茶种。赵志书望向肖思琪,礼貌地询问:“肖姑娘,不知你平时偏爱何种茶品?这家茶馆的龙井与铁观音都极为有名。”
肖思琪思索片刻,道:“边关之地,难得有上好的茶叶,我平日里倒是没太多讲究。不过既然龙井与铁观音都颇受好评,我倒想尝尝龙井,听闻其茶香清幽,别有一番韵味。”
赵志书闻言,微笑着对茶博士吩咐道:“那便来一壶上好的龙井,再配以几样精致的茶点。”
茶博士应声而去,二人静坐等待。赵志书望向窗外,他不禁感慨:“肖姑娘,边关的风光与京城相比,定是别有一番风味吧?”
肖思琪点头,眼中流露出对边关的怀念:“确实如此。边关之地,辽阔壮丽,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每一处景致都让人心生豪情。只是不知京城这繁华之地,是否也有让人难忘的景致?”
赵志书微微一笑,道:“京城之美,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繁华的市井生活。你看这茶馆,文人墨客云集,诗词画作挂满四壁,这便是京城独有的韵味。若肖姑娘愿意,我可带你四处走走,领略京城之美。”
肖思琪欣然点头,眼中闪烁着期待:“那便多谢赵公子了。有机会定要领略一番京城的景致,才不枉此行。”
说话间,茶博士已将一壶热气腾腾的龙井茶置于桌上,伴随着袅袅上升的茶香,整个茶室似乎都沉浸在了一种淡雅而宁静的氛围之中。赵志书提起茶壶,轻巧地为肖思琪斟满了一杯茶,动作流畅而优雅。
“肖姑娘,请品尝。”赵志书微笑着示意。
肖思琪双手接过茶杯,轻抿一口,随即闭上了眼睛,细细品味着茶香在舌尖绽放的美妙感觉。“果然是好茶,茶香清幽,回味甘甜,让人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茶山之间。”她由衷地赞叹道。
赵志书闻言,也是一笑:“能得肖姑娘如此评价,这茶也算是没有白选。”
两人一边品茶,一边闲聊,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从边关风光聊到京城繁华,彼此都感到十分投契。肖思琪的豪爽与直率,让赵志书感到十分欣赏;而赵志书的博学多才与温文尔雅,也让肖思琪心生敬意。
“赵公子,我听闻京城之中,文人墨客众多,诗词盛会也是层出不穷,不知可有幸一观?”肖思琪好奇地问道。
赵志书点头笑道:“自然是有的。每逢佳节或重要时日,京城之中便会举办各种诗词盛会,届时文人墨客们齐聚一堂,吟诗作对,赏景品茶,好不热闹。若肖姑娘有兴趣,我可为你引荐一二。”
肖思琪闻言,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那真是太好了!我一直都对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能有机会亲眼见证这样的盛会,实在是不虚此行。”
“会试已过,确有不少学子如我一般,等待着放榜的消息,不愿贸然离去。因此,这书肆中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赵志书轻轻搅动着杯中的茶水,目光温柔地看向肖思琪,“肖小姐,若你明日无其他安排,不知可否愿意与我一同前往书肆?或许能在那里找到一些有趣的书籍,也能感受到京城学子的热情与期待。”
肖思琪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她本就对京城的文化氛围充满好奇,尤其是这书肆,作为文人墨客聚集之地,更让她心生向往。“赵公子相邀,我自是欣喜不已。明日若无他事,定当陪赵公子一同前往。”
赵志书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温和的笑容。“那便说定了。明日一早,我便在此茶馆门前等候肖小姐,一同前往书肆,领略那书海无涯的乐趣。”
喜欢公主和亲记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公主和亲记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