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在安排完陈宇泽的官职后,目光再次扫视过大殿,最终停留在了赵志书和李木生的身上。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充满了对这两位学子的期许:“赵志书、李木生,你二人在此次殿试中亦表现出色,展现了非凡的才学与潜力。”
“赵志书,”皇上首先点名道,“你出身平凡,却能凭借自己的勤奋与才智,在殿试中脱颖而出,实属难得。朕决定,赐你外放任江南道监察御史一职。江南乃富庶之地,但也是事务繁多、民情复杂之所。望你能秉持公正,严查不法,为百姓伸张正义,同时也借此机会历练自己,积累治国理政的经验。”
赵志书闻言,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深知,外官一职虽远离京城,但却能更直接地接触民生,了解百姓疾苦。他恭敬地行礼道:“微臣定当不负皇上厚望,以百姓之心为己心,勤勉尽责,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谋福。”
随后,皇上的目光转向了李木生:“李木生,你与陈宇泽同窗情深,此次殿试亦表现不俗。朕决定,赐你外放任陇西郡太守府长史一职。陇西地处边陲,民生艰难,但亦是历练人才的好地方。望你能协助太守,治理地方,安抚百姓,同时加强边防,确保边疆安宁。”
李木生心中虽感离别之情,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决心。他深知,外官一职虽艰苦,但却是锻炼自己、实现抱负的绝佳机会。他坚定地行礼道:“微臣定当谨遵圣命,不负皇上栽培之恩。在陇西之地,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为百姓谋福祉,为朝廷守边疆。”
皇上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深知,这些年轻的学子们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将他们外放历练,既能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民情、积累治国经验,也能为国家培养更多忠诚有为的官员。于是,他轻声嘱咐道:“你二人此去,需心怀天下,以民为本。他日若能立下功绩,朕定当不吝提拔,让你们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华。”
赵志书和李木生闻言,心中更加坚定了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的决心。他们再次叩谢皇恩,誓言将以实际行动回报皇上的信任与期望。
皇上在安排好赵志书和李木生的官职后,目光最后落在了齐思宁的身上。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赞许与期待:“齐思宁,你在此次殿试中表现稳健,才思敏捷,实为难得之才。朕决定,也赐你外任一职,前往蜀中担任益州别驾。”
齐思宁闻言,心中虽略有不舍京城繁华,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决心。他深知,外官一职虽远离权力中心,但却是锻炼能力、积累治国经验的重要机会。他恭敬地行礼道:“微臣定当不负皇上厚望,以百姓之心为己心,勤勉尽责,治理好地方,为朝廷分忧。”
皇上微笑着点了点头,目光中透露出对齐思宁的期许:“蜀中之地,物产丰富,但亦民情复杂。你前往益州,需协助州牧治理地方,安抚百姓,同时加强地方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他日你若能在蜀中立下功绩,朕定当不吝提拔,让你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华。”
齐思宁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再次叩谢皇恩,誓言将以实际行动回报皇上的信任与期望。他深知,这次外放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未来仕途的一次重要铺垫。
皇上在安排完赵志书、李木生和齐思宁的官职后,目光温柔地扫视过大殿,心中涌动着对每一位学子的关怀与期许。他缓缓开口,声音温暖而庄重:“诸位爱卿,你们皆是朕精心挑选的国家栋梁,此次殿试中展现出的才学与品德,令朕深感欣慰。”
“朕深知,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对于你们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牺牲。因此,朕决定,特许此次殿试中所有被录取的官员,在领命后各自回家探亲两月,让你们有足够的时间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同时也为即将踏上的仕途蓄积力量。”
大殿内顿时响起了一片感激之声,每一位学子都感受到了皇上深沉的关爱与期待。他们纷纷起身,恭敬地行礼,誓言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回报皇上的厚爱与信任。
在蜀中的岁月里,齐思宁勤勉尽责,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积极推行改革,加强地方建设,使得益州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他的政绩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也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数年后,当齐思宁奉召回京时,他已经成为了一位成熟稳重、才干出众的官员。而此时的二皇子(瑞王),也早已注意到了这位在外历练多年、立下赫赫功绩的忠臣。他亲自接见了齐思宁,对其表示了高度的赞赏与信任。
齐思宁深感二皇子(瑞王)的知遇之恩,他誓言将忠诚于二皇子,为其出谋划策,共图大业。从此,齐思宁成为了二皇子麾下的一位重要臣子,为朝廷的稳定与繁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而他也从这次外放历练中,收获了宝贵的治国经验与人生智慧。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喜欢公主和亲记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公主和亲记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