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砚舟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他在殿内来回踱步,心中的烦躁如同乱麻。佩思卿静静地坐在一旁,美眸中满是担忧,她看着顾砚舟,轻声说道:“陛下,如今这局面,需得尽快理清头绪才好。”顾砚舟停下脚步,长叹一声:“朕也知晓,只是这背后之人,行事如此隐秘,一时之间,难以找出线索。”
两人正说着,宫人来报,说是苏妃听闻宫中变故,特来请安。顾砚舟微微一怔,与佩思卿交换了一个眼神。佩思卿轻声道:“陛下,且让她进来,或许能从她的言语中瞧出些端倪。”顾砚舟微微点头,沉声道:“让她进来吧。”
不多时,苏晏殊莲步轻移,袅袅婷婷地走进殿来。她身着还没来得及换下的嫁衣,眉眼低垂,盈盈拜倒:“陛下,姐姐,听闻宫中出了这等事,妹妹实在放心不下,特来问候。”佩思卿看着她,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却未达眼底:“妹妹有心了,只是这后宫近来不太平,妹妹也需多加小心才是。”
苏晏殊垂眸,掩去眼中神色,轻声说道:“姐姐说得是,妹妹自会小心。只是这等祸事发生在后宫,实在让人心惊,也不知究竟是何人所为。”说着,她微微抬起头,眼中满是惶恐与不安。顾砚舟目光深邃,紧紧盯着苏晏殊看了一瞬,才缓缓开口道:“朕定会彻查此事,不管是谁,敢在宫中搅弄风云,都定不轻饶。”苏晏殊身子微微一颤,忙低下头去:“陛下英明,定能揪出幕后黑手,还后宫一片安宁。”
苏晏殊走后,殿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佩思卿轻轻叹了口气:“陛下,臣妾总觉得这苏妃,有些让人捉摸不透。”顾砚舟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朕会留意的。”
之后的日子里,宫中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顾砚舟明面上不动声色,暗中却命心腹之人加紧彻查此事。他派出了最得力的暗卫,在后宫的各个角落搜寻线索,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佩思卿也未闲着,她凭借着自己在后宫多年积攒的人脉,四处打听消息。她与宫女闲聊,试图从她们的口中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然而,事情的调查并不顺利。暗卫们查遍了后宫的每一处角落,却始终找不到那名失踪宫女的踪迹,也未能发现与密函失窃有关的线索。佩思卿这边,虽然从一些宫女的口中听到了不少闲言碎语,但大多都是捕风捉影,毫无价值。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时,事情终于有了转机。一名小太监在打扫御花园时,捡到了一块绣着特殊花纹的手帕。顾砚舟得知后,立刻命人将手帕呈上来。他仔细端详着这块手帕,脸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原来,这手帕上的花纹,正是苏晏殊所住宫殿的标记。
顾砚舟心中已然有了几分猜测,但他并未声张,只是继续暗中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线索指向了苏晏殊。顾砚舟心中虽然愤怒,但他深知,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不能轻易对苏晏殊动手。毕竟,苏晏殊背后也有着一定的势力,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麻烦。
与此同时,佩思卿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查到了一些线索。她得知,苏晏殊身边的一名贴身丫鬟,近日行为十分诡异,似乎在暗中传递着什么消息。佩思卿不动声色,暗中派人监视着这名丫鬟。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这名丫鬟偷偷溜出了宫,与一个神秘人接头。佩思卿的人立刻将这两人一并拿下,经过一番审讯,丫鬟终于招认,这一切都是苏晏殊指使的。
佩思卿得知真相后,心中五味杂陈。她深知顾砚舟对苏晏殊有着一定的容忍度,可如今证据确凿,她也不知该如何是好。思来想去,她决定先将此事告知顾砚舟。
顾砚舟听后,脸色阴沉得可怕。他沉默了许久,才缓缓说道:“朕早有预料,只是没想到她竟如此大胆。”佩思卿看着顾砚舟,轻声问道:“陛下,那如今该如何处置?”顾砚舟揉了揉太阳穴,疲惫地说道:“此事不宜声张,朕自有安排。”
没过多久,宫中传出消息,说是抓到了一个丫鬟,认下了宫女失踪与密函失窃之事。苏晏殊也被禁足,看似受到了惩处,但处罚却并不重。佩思卿明白,顾砚舟这是在袒护苏晏殊。她心中虽有些无奈,但也深知此时不宜与顾砚舟起冲突。
她暗中让人出宫,给那替罪丫鬟的家人送去一大笔银两,只盼能稍作弥补。看着那白花花的银子被送走,佩思卿心中不禁一阵唏嘘。她知道,在这深宫中,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即便是那小小的丫鬟,也成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日子一天天过去,后宫看似恢复了平静,可佩思卿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苏晏殊虽被禁足,但她背后的势力依然存在,说不定何时又会掀起一场风浪。而顾砚舟,在这件事上的态度,也让佩思卿心中有些不安。她不知道,在顾砚舟心中,苏晏殊究竟有着怎样的地位,未来又会如何对待自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