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殿。
李世民端坐于御案之后,正与下首的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等一干心腹重臣商议突厥之事。
前些天李恪所献的“安胡四策”,听起来思路清晰,高屋建瓴。
但真正要落到实处,却牵扯到无数细节:
部落如何划分?首领如何册封安抚?派遣哪些官员?教化如何推行?
每一件都需要反复推敲,反复权衡利弊。
经过君臣连续多日的激烈讨论和细节打磨。
总算初步拿出了一套相对行之有效的框架。
“玄龄!”
李世民揉了揉眉心:“此事关乎北疆长治久安,千头万绪,至关重要。”
“便交由你总领,会同兵部、户部、礼部,尽快细化章程,着手推行吧!”
“臣,领旨!”
房玄龄面色肃然,躬身郑重应承下来。
李世民拿起一份来自边关的奏折,眉头再次蹙紧,声音也沉了几分:
“还有一事!”
“薛延陀部真珠可夷男遣使上书,言辞恭顺,希望能与我大唐永结盟好,求娶一位公主,行和亲之礼。诸位爱卿,对此怎么看?”
和亲?
甘露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群臣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了疑虑之色。
和亲政策,自汉朝以来,中原王朝与周边强大游牧政权之间时有发生。
看似能换来短暂的和平,但实则利弊难言。
往往耗费巨大,却未必能真正阻止对方的野心,有时反而助长其气焰。
尤其如今的大唐,刚刚击灭东突厥,正是国威鼎盛之时,薛延陀不过是在突厥废墟上崛起的新部落。
此时提出和亲,其诚意和目的,令人怀疑。
长孙无忌捻着胡须,沉吟道:“陛下,薛延陀新立,其心难测,夷男此举,恐非真心慕化!”
“或是想借我大唐公主之名,抬高身价,震慑草原诸部。需慎重对待!”
魏征也附和道:“陛下,武功强盛乃和平之基。如今北疆初定,当以巩固胜利,宣示天威为主。”
“若轻易许以和亲,恐让诸胡以为我大唐畏其势,反生轻慢之心。”
“臣以为,当暂缓此事,严词拒绝亦无不可。”
李世民并没有回话,而是揉着太阳穴。
“陛下,秦王殿下在殿外求见!”王德快步走了进来,躬身禀报道。
“秦王?”
李世民的眉头下意识地蹙了一下,随即舒展开来,摆了摆手:“宣!”
“宣秦王觐见!”
片刻后,一身亲王常服的李恪,走入甘露殿。
他快速扫过殿内情形,走到御阶之下,躬身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平身吧!”
李世民看着自家儿子,语气平和:“恪儿,你今日突然进宫,所为何事?”
李恪站直身体,朗声道:“回父皇,托父皇洪福,天降祥瑞于秦王府。”
“儿臣不敢专美,特此进宫,献与父皇!”
祥瑞?
此言一出。
不光是李世民,殿内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等一干重臣,全都将目光聚焦在李恪身上,满是惊疑。
秦王殿下这是……又搞出什么名堂了?
李世民也被勾起了兴趣,身体微微前倾,问道:“哦?是何祥瑞?竟让恪儿你如此郑重其事?”
“父皇且看!”
李恪将带来的木盒打开,王德立刻上前,仔细检查了一下木盒内外,才接过呈送到了御案之上。
李世民眼中带着好奇和审视,看向了盒中。
当看清盒内之物,李世民发出一声轻咦。
只见锦缎之上,放着三件极致通透的器物。
李世民伸手,拿起造型古朴的细颈酒壶。
下一刻。
这位见多识广的帝王浑身巨震,眼中猛地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精光。
“这……这……”
李世民连将酒壶举到眼前,对着殿外透进来的光线,反复端详,甚至有些失态地微微转动着壶身。
晶莹剔透!
毫无杂质!
透过壶壁,能清晰地看到自己手指,能看到壶后景物略微的扭曲变形。
这种纯净度,远超他过往见过的任何珍品。
甚至比他收藏的,那些最上等的西域“水晶器”,还要纯净无数倍!
“世间……世间竟有此等透明澄澈之物?”李世民语气中充满惊叹。
御阶下的长孙无忌、房玄龄等重臣,此刻也都伸长脖子,盯着皇帝手中的酒壶,惊得几乎合不拢嘴。
他们都是大唐权贵,什么奇珍异宝没见过?
可如此纯净无瑕,宛如清泉凝固而成的器物,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秦王殿下……究竟是从何处得来如此人间至宝?莫非真是天降祥瑞?
【叮!人前显圣成功!强烈震惊李世民、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重臣!显圣值+1000!】
系统的提示音如期而至,李恪暗爽,面上却依旧保持着恭敬的微笑。
李世民已经完全被手中的“宝物”吸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