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营帐内,没有别的杂物,只有金器!
堆积如山的金器!
各种形制的金碗、金杯、金罐……胡乱堆叠在一起,形成一座座小丘。
粗大的金项圈!
粗糙的金戒指!
粗糙的金刀、金斧!
还有不少直接被熔铸成块状、条状的金锭,就那么随意地堆在角落……
整个营帐内部都弥漫着一片令人窒息的金色光芒,晃得人睁不开眼!
能明显看出来。
这些金器的制作手法,普遍极为粗糙、原始,带着显着的异域风格。
许多金器,甚至就是简单的金疙瘩,上面只有些简陋的捶打痕迹或刻纹。
与大唐那些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金器相比,简直如同顽童的涂鸦。
但是……但是它们的数量实在太庞大了,视觉上的冲击力无与伦比!
那是一种近乎野蛮的、毫不讲理的财富展示!
短暂的死寂之后,李世民猛地回过神来。
他指着眼前这座金山,声音都有些变调:
“药……药师,这……这些是……”
众人也都将目光,聚焦到了李靖身上。
李靖脸上却浮现出一种混合着感慨、荒谬,乃至一丝无奈的神情:
“陛下,诸公,此间所有金器,皆来源于此地土着部落。”
“臣初至此地时,见那些土着部落中竟有金器,以为是什么传承宝物。”
“但……但随后臣等便发现,完全不是如此!”
“此地……此地之黄金,实乃……多不胜数,多到令人发指!”
“绝非臣等在中原所知那般,需于深矿之中艰难采掘,百不存一!”
“在此广袤新土,溪流之中,河滩之上,甚至山涧浅表,随处可见天然生成的‘狗头金’!”
“大者如拳!”
“小者如豆!”
“士兵们劳作间隙,于河边盥洗,弯腰便能拾取!”
“嘶!”
尽管一个多月前,在内华达州山脉,李恪从河里掏出来一些狗头金,但那是内华达州的金矿附近啊。
可这里距离内华达州山脉,何止数百里?
这里也有狗头金?
房玄龄、杜如晦这等城府极深的重臣,也不禁失态,眼睛瞪得滚圆。
随处可见?
弯腰便能拾取?
简直天方夜谭!
他们根本无法想象那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正因黄金遍地都是,故而此地土着、野人,视黄金如我等视陶土、视木石一般,不过是寻常之物!”
李靖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表情,苦笑道:
“他们……他们吃饭用的碗,是金的!喝水用的杯,是金的!祭祀用的器皿,是金的!”
“身上佩戴的装饰,项圈、臂钏、耳饰、发箍、耳环,也多是金的!”
“几乎可说是……家家户户,皆有金器!”
“他们将黄金捶打成粗糙形状,作日常之用,与我们用陶碗木勺,并无二致!”
“……”
营帐内死寂一片,以及众人粗重的呼吸声。
黄金用来做日常餐具,当陶碗木勺一样使用?
这哪里是蛮荒之地,分明是流淌着黄金的国度!
是黄金之国啊!
李靖最后总结道,声音带着亢奋:“臣等奉陛下之命,开拓疆土,教化蛮夷。”
“每攻陷一个部落,除收缴其兵器,俘虏丁口外,便会将其散落各处的金器收集一部分,集中管理。”
“自登陆至今!”
“我军前后共计经历大小部落一百三十七个。”
“此处所堆积之金器,便是一百三十七个土着部落积累之一部分!”
“因其数量实在庞大,熔炼不及,只能暂且如此堆放,待日后徐徐处置。”
137个部落!
每个部落都贡献出了一部分日常使用的金器,就堆成了这么大一座金山?
开什么玩笑!
戴胄张着大嘴,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喃喃道:
“一百多个村子……家家都用金饭碗吃饭?这……这是神仙过的日子吧?”
李世民怔怔看着金山,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他富有四海,大唐国库也日渐充盈,但……但也没奢侈到这种地步啊!
家家户户用金器吃饭?
真是一群败家子!
李世民猛地深吸一口气,转向李靖。
“药师!”
李世民的声音在帐内回荡,“将这些金器,全部登记造册,装箱封存!”
“我们此次返回时,一并运回长安,纳入国库!”
“臣,遵旨!”
李靖抱拳领命。
他知道,这批黄金运回去,将对大唐的财政产生何等天翻地覆的影响。
处理完黄金,李世民重重拍了拍李靖的肩膀:
“药师,还有知节,敬德,以及所有踏足此片新土的将士们!尔等辛苦了!”
“尔等跨重洋,辟蛮荒,为我大唐开疆拓土,立下的是不世之功!此功,当彪炳史册,泽被后代!”
“朕及大唐,绝不会忘记任何一位有功之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