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渊峰,位于青玄门核心区域的最深处,终年被浓郁的玄冥煞气与云雾笼罩,寻常弟子未经传唤,根本不得靠近。峰高万仞,通体呈暗沉之色,仿佛一块巨大的万年玄冰,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寒意与孤寂。
玄冥老祖的遁光落在峰底一处开辟出的洞府前。洞府颇为宽敞,设施齐全,灵气(混杂着精纯的阴煞之气)远比丙字区域浓郁十倍不止,甚至比许多长老的洞府还要好。但这洞府内外,却被布下了重重强大的禁制,神识无法穿透,进出更是需要特定的法诀或玄冥老祖的手谕。
“此地便是你日后潜修之所。”玄冥老祖声音依旧平淡,听不出情绪,“峰内藏书阁你可凭此令牌进入前三层,其内典籍或对你修行有益。每月初,可至峰顶听吾讲道一个时辰。无事,不得擅离。”
他扔给墨尘渊一枚黑色的、刻着“冥”字的令牌,以及一枚用于在洞府内联系他的传讯玉符,便不再多言,身形一晃,化作玄光消失在峰顶云雾之中。
墨尘渊握着那冰凉的令牌,看着眼前这处堪称奢华的“囚笼”,心情复杂。安全暂时得到了保障,避免了被搜魂或直接夺取机缘的下场,但自由也被彻底限制。玄冥老祖看似给了修行资源,实则是要将他的成长完全置于监控之下,徐徐图之。
“也罢,既来之,则安之。此地灵气充沛,禁制森严,正好适合我闭关,彻底解决体内的隐患,并尝试救治师尊。”
他很快调整好心态,推开洞府石门,走了进去。洞府内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间专门的炼丹室和一间引动了微弱地火的炼器室。他将玄诚子师尊小心安置在静室内的玉床之上,布下一个小型的聚灵和守护阵法。
首要任务,是彻底平复丹田内太初星核与“归墟之引”的躁动。之前在谷中,两股本源之力因外界刺激而被动显化,相互冲撞,虽然被他强行压下,但隐患仍在。
他盘膝坐下,心神沉入丹田。太初星核缓缓旋转,散发着混沌蒙昧的光晕,而那颗黑色晶石则如同一个微型的黑洞,沉寂却散发着令人不安的终结意味。两者之间,维持着一种脆弱的平衡,一丝细微的混沌气流如同桥梁,勉强连接着它们。
“必须尽快掌握主动,至少要做到能完全收敛它们的气息,否则在玄冥老祖眼皮底下,随时可能暴露更多。”
他运转《太初衍道诀》,小心翼翼地引导着混沌星元,不再试图压制“归墟之引”,而是尝试去理解、去包容那股“终结”的意境。太初,乃万物之始,理论上应能包容万物,包括“终结”。
这是一个极其凶险而精妙的过程,如同在刀尖上跳舞。他全神贯注,以自身神识为引,以混沌星元为媒,不断地试探、接触、分析着那“归墟”之力中蕴含的规则碎片。
时间在闭关中悄然流逝。墨尘渊完全沉浸在对两种本源之力的感悟与调和之中。得益于前世帝君的见识和太初星核的玄妙,他进展虽慢,却稳步推进。他对“混沌”的理解更加深入,对“归墟”也不再是单纯的畏惧,而是开始明悟其作为宇宙循环一环的必然性与其中蕴含的“寂灭重生”之机。
半月之后,他终于初步做到了能够随心所欲地收敛太初星核与“归墟之引”的所有气息,使它们看起来如同丹田内两件沉寂的死物。只要不主动引动或遭受远超承受极限的刺激,即便是玄冥老祖,也难以再轻易察觉到异常。
解决了最大的隐患,他稍稍松了口气,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救治师尊。
他再次尝试引动一丝极其微弱的、被混沌星元初步炼化过的“归墟”气息(剥离了大部分毁灭意志,保留其寂灭中的一丝生机),渡入玄诚子的残魂之中。
有了之前的经验,这次过程顺利了许多。那模糊的魂影再次传来渴望的波动,缓缓吸收着这缕特殊的气息,其凝实程度以肉眼难辨的速度,极其缓慢地提升着。虽然依旧微弱,但希望之光并未熄灭。
“按照这个速度,想要让师尊魂影稳固到可以承受更复杂治疗的程度,需要海量的时间和资源……”墨尘渊眉头微蹙。他等得起,但师尊的残魂未必能一直维持这种状态。
他需要更有效的方法,或者……更高级的、滋养神魂的天材地宝。
……
就在墨尘渊于冥渊峰下潜心闭关之时,外界关于他的风波并未平息,反而在暗处发酵。
青玄门高层,因玄冥老祖亲自带回并“看护”一名新晋内门弟子而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几位实权长老对此态度不一。有的认为老祖过于重视此子,可能引火烧身;有的则猜测墨尘渊身怀重大秘密,试图通过各种渠道打探;也有的持观望态度,静待其变。
而以伍家为代表的世家势力,则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伍青云被废,伍家颜面扫地,他们不敢明着对抗玄冥老祖的意志,但暗中的怨恨与打压却从未停止。他们动用关系,进一步孤立与墨尘渊有关的一切,甚至在宗门任务、资源分配上,对曾与墨尘渊有过接触的弟子(如司徒夜等)进行隐性的限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