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亲妈贺青丝出现的这三天里,钱钱和元元可没闲着,忙活了不少事情。
虽然元元在21世纪四岁就走失了,但他对姐姐、爸爸和妈妈的习惯、爱好,却像刻在脑子里一样,记得清清楚楚。
这天,元元忽然想起什么,对钱钱说:“姐,我记得你上辈子十几岁的时候,钢琴就考过九级了吧?你一直挺喜欢音乐的。”
钱钱正低头琢磨着什么,随口回道:“是挺喜欢的,不过嘛,跟音乐比起来,我还是更喜欢赚钱。”
元元:“……” 这话他真没法接。
看着弟弟无语的样子,钱钱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递过去:“喏,你看这个。”
元元接过来展开一看,上面工整地抄录着一首歌——《歌唱祖国》。
钱钱解释道:“这是咱们那个年代的歌。我想着找机会把它‘创作’出来,献给上面。不管在什么年代,咱们都不能丢了民族自信和精气神儿。”
元元用力点头,对姐姐的想法非常赞同。
这时,沈昭珩过来找他们,说是想去港口转转,邀他们一起去。
70年代的港口,装卸机械很少,大部分货物都靠工人们肩挑背扛,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沈昭珩叫上他俩,除了作伴,也是存了点小心思。经历了这么多,他再也不敢小看这姐弟俩,他们看待问题的眼光和预测能力,简直神准。果然,钱钱一开口就不同凡响。
钱钱指着几公里外一片空旷的海岸线说:“看到那边了吗?如果在那儿建一个驳船码头,未来绝对大有可为。”
沈昭珩眼睛一亮:“可不是嘛!那里真要建成了,对深市来说,简直就是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
钱钱继续描绘着她的蓝图:“码头建好,就能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产业,主要以轻工业为主,再把饮食、旅游这些服务业也带动起来,形成一个以外销为核心的港区。深市未来的发展,潜力大着呢!”她说着,半开玩笑地拍了拍沈昭珩的肩膀,“沈昭珩,以后这盘子要是做大了,可得记着分我和元元一杯羹,我会感谢你全家的!”
沈昭珩被她逗笑了:“我怎么听着这不像是好话呢?”
旁边的元元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元元接过话头,语气认真了许多:“珩哥,做这些事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带动深市乃至国家的发展,让咱们的劳动力都有用武之地,让老百姓富起来。现在除了国营厂子和种地,大家的选择太少,所以穷。我们不仅要发展农业、轻工业,更要重视教育。这些其实都不难,缺的是一个契机,一个突破口。眼下全国形势看着是有些动荡,各个派系未来的走向也不明朗,但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强大!只要我们自己内心坚定,路总会越走越宽的。”
姐弟俩你一言我一语,把沈昭珩说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在他心里,其实早就明白,黑市生意绝非长久之计,甚至预感未来政策会放开,允许自由买卖。他已经在暗暗为自己未来的商业帝国铺路了。
三人一边聊,一边沿着码头往前走。钱钱眼尖,忽然看到一个小叔卫子宸熟悉的身影正从一艘货船上下来,行色匆匆地往前赶。等到他们走到跟前,卫子宸才注意到,吓了一大跳。
他脑子都没转过弯,脱口而出就问钱钱:“你谁啊?你不可能是我侄女钱钱!钱钱应该在黑省艾家村才对!”
钱钱无奈地扶住额头:“小叔,是我,如假包换。”
卫子宸这才反应过来,惊喜地一把抱住钱钱:“哎呀!真是我的大侄女!你怎么跑深市来了?没遇到什么危险吧?”他紧张地上下打量着。
钱钱没直接回答,而是拉过身边的元元,郑重地介绍:“小叔,这是我失散多年的龙凤胎弟弟,卫砚舟,小名元元。”
卫子宸瞬间呆住,下一秒,巨大的喜悦涌上心头,他张开双臂也紧紧抱住了元元,声音都带着激动:“好!太好了!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没想到我们卫家不仅后继有人,还一次来了俩!哈哈哈,真是祖宗保佑!”他高兴得合不拢嘴。
元元也乖巧地喊了声:“小叔。”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他对这位活泼爽朗的小叔感觉特别亲切,完全没有距离感。
旁边的沈昭珩也礼貌地和卫子宸打了招呼。久别重逢(对卫子宸而言是惊喜初见),几人心情都很好,索性一起去了国营饭店,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
回到家时已经很晚了。钱钱带着小叔跟萧景行正式认识了一下(之前卫子宸去艾家村时,萧景行正好外出了)。萧景行看着卫子宸,感慨道:“京市卫家老二,当年的名声可不比你大哥差,是出了名的文武全才啊。”
卫子宸在外人面前倒是收敛了些,只装作无所谓地笑了笑,说了声“谢谢夸奖”,就迫不及待地拉着钱钱和元元进了里屋说悄悄话。
一进屋,卫子宸就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存折,塞到钱钱手里:“拿着,跟元元一起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