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中心的惊雷,终于得到了最权威的回应。
经过花国数学家协会最高规格验证小组夜以继日、严谨到近乎苛刻的反复推敲演算,以及全球顶尖数学家在各自阵地上的独立验证,《数学年刊》和《数学学报》几乎同步收到了来自各方确认无误的反馈。
结论清晰而震撼:常远教授与云旌共同完成的证明过程,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黎曼猜想,这座矗立于数学群山之巅、困扰了人类智慧超过160年的终极谜题之一,被来自花国京华大学的师徒二人,联手征服。
花国数学家协会的官方公告,在验证结果尘埃落定的第一时间,以最庄重也最激动人心的方式,向全世界宣告了这一历史性的突破:
〔花国数学家协会公告〕
〔经协会组织专家团队及结合国际数学界同仁验证结果确认,由我会常远院士及其学生云旌研究员共同完成的论文《关于黎曼猜想的证明》,已通过最严格的学术审查。该证明过程严谨完备,结论正确无误。
黎曼猜想(Riemann Hypothesis)已被严格证明成立!
这是解析数论领域的重大突破,是人类智慧对自然奥秘探索的又一伟大里程碑!
谨向常远院士、云旌研究员及其团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祝贺!
花国数学家协会〕
轰~轰~轰~
整个网络,彻底炸开了锅!
# 七大数学难题之一的黎曼猜想被证明出来了! 爆!#
# 还是他!19岁的数学天才云旌! 爆!#
# 沉寂五年,王者归来!云旌证明黎曼猜想! 爆!#
# 常远院士云旌师徒名垂青史! 爆!#
# 黎曼猜想告破,数学界大地震! 爆!#
# 云旌 爆!#
# 常远 爆!#
热搜榜前十,瞬间被这条石破天惊的消息和与之相关的名字屠榜。
平日里那些占据头条的娱乐圈八卦、社会新闻,此刻全都被无情地挤到了末尾,显得黯淡无光。
那些明星团队们,看着自家精心策划的热搜瞬间沉底,也只能是又气又不敢言——谁敢在这种举国欢腾、全球瞩目的学术盛事面前抢风头。
点开任何一个相关话题,评论区的盛况只能用“疯狂”来形容:
“给大佬跪了,19岁解孪生素数,25岁干翻黎曼猜想?!云神!请收下我的膝盖!!”
“啊啊啊啊啊花国牛逼!常院士牛逼!云旌学弟牛逼!京华大学YYDS!与有荣焉!!”
“这才是真正的偶像,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云学长,你是我坚持数学道路的光!”
“数学狗泪流满面,有生之年系列,教科书要改写了。感谢常老!感谢云神!”
“虽然完全看不懂黎曼猜想是啥,但感觉很厉害的样子!热搜爆成这样,肯定是超级大事!不明觉厉!给大佬点赞!”
“只有我在关心云神瘦了吗?陆总是不是心疼坏了?啊啊啊五年了,陆云CP终于要修成正果了吗?!”
“云旌!yyds!!!”
祝福、夸奖、立志以他为榜样……海量的信息如潮水般涌来,瞬间淹没了所有平台。
然而,处于这场全球风暴最中心的那个人——云旌,却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网上的惊涛骇浪。
证明被确认,仅仅是开始。
接下来的日子,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漩涡。
全球顶尖数学机构的邀请函雪片般飞来,高规格的学术报告会、研讨会、颁奖典礼排满了日程。
国内的表彰、媒体的深度专访、与合作者的后续探讨、新衍生课题的萌芽……每一项都需要他投入巨大的精力。
更关键的是,他的导师常远教授。
这位为了黎曼猜想同样呕心沥血五年的老人,在巨大的成功和随之而来的高强度工作压力下,身体终于发出了警报,一场重感冒来势汹汹。
常远教授被勒令在家休养,所有需要他出面的后续工作,几乎都压在了云旌一个人的肩上。
云旌像一只高速旋转的陀螺,连轴转于各个会场、研究所和临时充当的导师代言人角色之间。
他本就清瘦,这连日的奔波劳碌,加上可能心里还记挂着生病的老师,肉眼可见地又瘦了一圈。
原本合身的西装穿在身上显得有些空荡,眼下也泛起了淡淡的青影,虽然精神依旧专注明亮,但那疲惫感却掩藏不住。
这可把一直关注着他的亲人们心疼坏了。
云家别墅。
当陆宴清亲自开车,把结束了一天高强度会议、累得在副驾驶就睡着的云旌接回云家时,等在门口的云家父母、还有两位弟控晚期的哥哥们,看到自家宝贝(弟弟)那明显尖了下巴的小脸和疲惫的神情,心都要碎了。
“哎哟我的心肝宝贝!”林雅琴第一个冲上来,捧着云旌的脸左看右看,眼圈都红了,“怎么瘦成这样了!这下巴尖的都能戳人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