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信,顾盼在信纸上用金色的马克笔画了些小小的藤花,还在信封上贴了片干藤叶,信封上写着“致阿栀学姐——来自二十年后的藤蔓社”。林溪把信和那张没寄出去的旧信纸一起,夹回了1998年的社团笔记本里,放在书架的最上层,旁边是她们的“藤蔓四季标本册”和“社团大事记”。
“对了,李老师说,下周三学校要办‘冬季校园文化展’,每个社团都要出一个展位,我们社团出什么?”顾盼突然想起这件事,从书包里掏出一张文化展的通知,“通知上说可以展示社团成果、做互动游戏,还能卖些小手工。”
小宇正好拿着相机回来,听到“文化展”三个字,立刻凑过来:“我们可以展示‘藤蔓生长观察角’!把小宇的玻璃罐、陈野的照片、还有标本册都摆上去,再做个互动游戏,让大家猜藤叶的季节!”他从书包里掏出一张画满草图的纸,上面画着展位的布置:左边摆玻璃罐和照片,中间放标本册,右边做互动游戏区,还画了个大大的藤叶标志。
“我觉得可以卖藤叶小手工!”安诺想起顾盼做的藤叶米糕和叶脉书签,“顾盼可以做藤叶书签、藤叶明信片,小宇可以做烙画木牌,我和林溪可以做藤叶形状的钥匙扣,肯定很受欢迎!”
大家一拍即合,开始分工准备。顾盼负责做藤叶书签和明信片,她找来了很多完整的干藤叶,用透明的塑封膜封起来,在上面写些温暖的句子,比如“冬天的藤蔓在等待春天”“每片藤叶都有自己的故事”;小宇则跟着爷爷学做烙画木牌,每天放学都留在活动室,用烧烫的铁丝在小木牌上烙藤叶图案,虽然偶尔会烫到手,却依旧很认真;安诺和林溪则用彩泥和铁丝做藤叶钥匙扣,把彩泥捏成藤叶的形状,晾干后涂上颜色,再用铁丝做个小圆环,挂在钥匙上,小巧又可爱。
陈野则负责拍宣传照片,他把大家做手工的过程拍下来,洗成大大的照片,贴在活动室的窗户上,路过的同学都忍不住停下来看。有几个低年级的同学看到照片,还跑来问能不能加入藤蔓社,林溪笑着说:“等明年春天招新,欢迎你们来!”
周三的“冬季校园文化展”在学校的体育馆举行,藤蔓社的展位被安排在靠近门口的位置,阳光透过体育馆的玻璃窗照进来,正好落在她们的展位上。小宇和陈野早早地就来布置展位,把玻璃罐摆成一排,里面泡着不同阶段的藤芽,旁边放着陈野的照片,从十月的嫩黄到十二月的新芽,一一对应;中间的桌子上摆着“藤蔓四季标本册”和1998年的旧笔记本,还有那封给阿栀学姐的信;右边的互动游戏区放着一个纸箱,里面装着不同季节的藤叶,让大家猜季节,猜对了就能获得一张藤叶明信片。
顾盼则在展位后面摆了个小桌子,上面放着藤叶书签、烙画木牌和钥匙扣,还有刚做好的藤叶米糕,用小小的纸袋装着,上面贴了片干藤叶。“刚从家里烤的,免费试吃!”顾盼笑着招呼路过的同学,很快就围了一群人,大家一边吃米糕,一边看展位上的展品,时不时发出惊叹声。
“这个玻璃罐里的藤芽好可爱!”一个穿粉色外套的女生指着最左边的玻璃罐,里面是十月五日摘的藤芽,嫩黄的芽尖裹着层绒毛,“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藤蔓是这样长大的。”
小宇立刻凑过去,像个小讲解员:“这是我们挂‘时光藤筐’那天摘的,现在已经长到玻璃罐的一半高了!你看这个十二月的新芽,是今天早上刚发现的,比往年早了一个月呢!”他指着照片上的藤蔓架,“这是我们给藤蔓架缠的草绳,像不像穿了件毛衣?”
安诺和林溪则在互动游戏区忙活着,很多同学都来猜藤叶的季节,有的根据颜色猜,有的根据叶脉猜,偶尔有猜对的,拿到藤叶明信片时,脸上都带着开心的笑容。有个男生猜对了秋天的藤叶,拿着明信片看了很久:“我奶奶以前也喜欢收集藤叶,说藤叶代表着顽强,冬天冻不死,春天还能发芽。”
陈野则举着相机,在展位间穿梭,拍大家看展品的模样,拍顾盼卖手工的场景,拍小宇讲解的认真神情,还有安诺和林溪和同学互动的画面。他还特意拍了张展位的全景照,照片里阳光正好,藤叶标本在阳光下泛着光,大家的脸上都带着笑容,像一幅温暖的冬日画卷。
中午的时候,沈念学姐突然来了,手里还提着个保温桶:“听说你们办文化展,我特意做了‘藤花糕’,和当年阿栀做的很像,给你们送点过来。”她打开保温桶,里面是淡紫色的糕点,形状像小小的藤花,上面还撒了层白糖,像落了层薄雪。
大家立刻围过来,拿起藤花糕尝了尝,清甜的味道里带着淡淡的花香,比顾盼的藤叶米糕多了些温柔的气息。“沈学姐,您怎么知道我们办文化展?”安诺好奇地问。
“李老师告诉我的,说你们的展位很受欢迎,我就想来看看。”沈念笑着说,她走到展位前,看着玻璃罐里的藤芽、墙上的照片和桌上的标本册,眼里满是欣慰,“比我想象的还要好,你们把藤蔓社办得这么有活力,阿栀要是看到,肯定会很开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