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诺的指尖蹭过报告纸页的毛边,陆哲的字迹在“星尘计划”四个字旁画了道红圈,圈外标注着一行极小的字:“星野老教302,共振核心。”活动室的窗户外,广播里突然炸开学生会的通知——下周一起,老教学楼启动翻新拆除,涉及所有闲置教室,包括三楼长期封锁的302。
李雪刚抱着一摞串手链的银线进门,塑料筐“哐当”砸在桌上:“302?那不是传说里一进去手机就死机的‘鬼教室’吗?学生会是嫌最近校园不够热闹?”她去年听高二的学姐说,老教学楼三楼总飘着奇怪的荧光,有人晚自习路过时,见过302的窗户里有星图在闪。
张弛放下手里的烙铁,焊锡的青烟还缠在他指尖:“我哥当年读星野的时候,说302是‘磁场禁区’,学生会敢拆?不怕施工队的设备全歇菜?”他说着摸出改装的磁场检测仪,屏幕上的指针突然跳了跳——活动室离老教学楼不过五十米,磁场已经有了轻微波动。
林墨合上周明远的笔记本,指尖敲了敲桌沿:“先找张老师。”
张老师的办公室在行政楼三楼,靠窗的书架上堆着泛黄的社团档案。听到“302”三个字,他捏着茶杯的手顿了顿,掀开档案柜最底层的铁盒,抽出一张褪色的照片——第一届天文社的五个人站在302门口,门楣上挂着“星轨观测点”的木牌,温晴手里抱着个金属盒子,盒面上刻着半枚八芒星。
“302不是闲置教室,是首任校长定的‘共振核心区’。”张老师的声音压得低,“当年建校时,这片地下埋着小块星银碎片,能量波动总干扰校园设备,首任校长联合天文社搞了‘星尘计划’,在302装了共振器,能稳定磁场。后来共振器出了点问题,磁场变得不稳定,才封了教室,没敢拆——拆了的话,星银碎片的能量会外泄,整个学校的电子设备都会出乱子。”
“共振器是什么?”安诺追问。
“一个金属盒,需要八芒星徽章激活,具体的……”张老师翻了翻档案,“陆哲的记录里应该有,可惜当年他失踪后,很多资料都丢了。”
课间操的音乐突然响起来,操场上传来整齐的踏步声。林墨抓起书包:“现在去302。”
老教学楼的走廊覆着一层薄灰,阳光透过破碎的窗户斜切进来,光柱里飘着细小的尘埃。302的门锁是锈死的铜锁,张弛摸出随身带的铁丝,拧了两下就“咔哒”开了——锁芯早就朽了,只是没人敢动。
推开门的瞬间,一股混合着旧木头和荧光剂的味道扑过来。教室的墙皮大面积剥落,露出下面用荧光漆画的星图,从讲台延伸到后墙,是完整的银河坐标系,边角处还标着经纬度和星银能量的波动值。讲台下面嵌着个木质暗格,张弛用美工刀撬开,里面躺着个巴掌大的金属盒,盒面的八芒星和安诺肩带上的徽章完全契合,旁边还有个老式的磁带记录仪,外壳已经氧化发黑。
“这就是共振器。”温雅指尖碰了碰金属盒,“我姐姐的日记里提过,这个盒子能吸收星银的波动能量,再转化成稳定的磁场。”
他们把金属盒和记录仪带回活动室,张弛用烙铁焊好记录仪的电源线,按下播放键时,电流的滋滋声里,陆哲的声音突然响起来——
“晴晴,共振器的充能快不够了,星银碎片的能量在衰减……我在钟楼的墙缝里藏了新的星尘碎片,需要用八芒星徽章打开……要是这楼拆了,共振器失效,校园里的电子设备会全乱套,甚至可能引发小型磁场风暴……”
声音突然断了,磁带卡在了转轴里。
“钟楼?”李雪突然想起,学校的老钟楼已经停摆五年了,一直说是机械故障,“难道星尘碎片在钟楼里?”
“先阻止拆楼。”林墨把磁场检测仪往书包里塞,“去找学生会主席。”
学生会办公室在新教学楼的顶层,林辰正抱着一摞翻新方案核对,听到“保留302”的请求,他推了推眼镜:“校董会的决定是翻新老教学楼,解决校舍紧张的问题,你们说的‘磁场’‘共振器’,没有任何官方记录。”
安诺把磁场检测报告拍在桌上——302的磁场强度是正常区域的三点七倍,波动曲线和星银能量的特征完全吻合。林辰扫了一眼,指尖在报告边缘敲了敲:“这是你们社团自己测的,没有第三方认证,我不能向上汇报。”
“那我们现场测。”张弛拎着检测仪站起来,“现在去老教学楼,你可以带学生会的人一起。”
老教学楼的走廊里,林辰的手机信号格一直在闪,走到302门口时,直接变成了无服务。张弛打开检测仪,屏幕上的指针疯狂跳动,红色的警报灯亮了起来。“看到了?”张弛把检测仪递过去,“这里的磁场能干扰所有电子设备,拆楼会让磁场扩散。”
林辰的脸色沉了沉,却还是摇头:“施工队后天下午就到,我需要更直接的证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