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的收获时好时坏,充满了不确定性。秦建国清楚,不能将全村的希望都系于此。他的目光,如同精准的雷达,再次扫过村庄周边的环境,最终定格在村边那条早已被厚厚冰层封印的河流上。
“河面冻得结实,但冰层之下,水流未绝,必有鱼群蛰伏。”晚饭后,他在油灯下摊开一张粗糙的手绘地图,对围坐过来的虎子、根生等几个核心青年分析道,“这里是河道转弯处,水流相对平缓,冬季鱼类容易在此聚集。我们在这里,还有这里,”他粗糙的手指点了两个位置,“凿冰下网,机会更大。”
工具是最大的难题。没有专业的冰镐,他们找来了最坚硬的铁钎,将一头磨尖,绑在粗木棍上。渔网则是用各家凑出的麻线、旧绳,由沈念秋带领手巧的妇女们连夜编织、修补而成,虽然简陋,却也坚韧。
次日清晨,寒风如刀。秦建国一行人拖着工具来到河面。冰层果然厚得超乎想象,铁钎砸上去,只留下一个白点,震得虎子手膀发麻。
“轮流来,别泄气!”秦建国接过铁钎,调整呼吸,看准一点,沉稳而有力地一次次砸下。“哐!哐!”沉闷的撞击声在空旷的河面上回荡,冰屑四溅。汗水浸湿了内衫,又在寒风中被冻成冰碴。这不仅是体力活,更是对意志的考验。
足足耗费了大半个时辰,第一个冰窟终于被凿开。幽深的河水泛着墨绿色,寒气扑面而来。秦建国小心翼翼地将绑着些许粮渣和昆虫幼虫做诱饵的渔网沉下,用长绳系在岸边的树桩上。
接连三天,收获寥寥。除了几条小得可怜的“柳根儿”鱼,几乎一无所获。队伍里开始弥漫开沮丧的情绪。跟来的根生嘟囔:“建国哥,这法子行不行啊?费这么大劲,还不够塞牙缝的……”
秦建国抹了把脸上的冰碴,目光依旧坚定:“捕鱼如同狩猎,讲究耐心和时机。才三天,急什么?记住位置,明天换个点再试。”
他的沉稳感染了众人。第四天,他们换到了秦建国标注的第二个点,靠近一处枯萎的芦苇荡。这一次,凿冰似乎顺利了些。当渔网拉起时,那沉甸甸的触感让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网出水面,银光闪耀!七八条巴掌大的鲫鱼奋力挣扎,更让人惊喜的是,里面还有两条近一尺长的草鱼和一条近两斤重的胖头鲢!
“成功了!真有鱼!大鱼!”虎子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声音都变了调。这一刻,连日来的疲惫和质疑烟消云散。
冰捕的成功,不亚于陷阱抓到狍子带来的轰动。河流,这条被视为冬季绝境的天堑,竟然真的变成了宝库。秦建国立刻总结经验,将人手分成两组,轮流在不同的点位凿冰捕鱼,并规定了取网时间,避免鱼群因缺氧死亡或被其他动物偷食。
食物的稳定补充,像一剂强心针,让村庄焕发了活力。随着农历腊月进入下旬,年关的气氛开始在不经意间流露。尽管物资依旧匮乏,但“年”在中国人心中分量太重,再难,也总想有点仪式感。
最先行动起来的是孩子们。他们拿着小木棍,在雪地里画着歪歪扭扭的“福”字,偷偷讨论着今年能不能吃到带甜味的东西。
秦建国和沈念秋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晚上,沈念秋一边缝补着旧衣物,一边说:“建国,眼看要过年了。我想着,是不是把大家聚起来,一起吃顿年夜饭?热闹热闹,也去去晦气。”
秦建国点头:“我也有这个想法。光靠各家那点存货,这年过得冷清。咱们现在有鱼干、有点腊肉、干菜,凑一凑,弄个大锅菜。你再带着妇女们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弄出点不一样的吃食。”
想法一经提出,便得到了村支书和村民们的热烈响应。这是一种在极端环境下对集体温暖的本能渴望。
沈念秋拿出了她的“秘密武器”——一小袋之前采集、晒干的野山楂和沙棘果。她带着妇女们将这些酸果加水熬煮,滤掉渣籽,加入仅有的一点糖精,制成了一种酸甜粘稠的果酱。虽然量少,但抹在蒸熟的窝窝头上,便是孩子们眼中无上的美味。
男人们则负责“硬菜”。将储存的鱼干、腊肉切成细丁,与泡发的干蘑菇、野菜干、还有几棵珍贵的冻白菜一起,投入巨大的铁锅中翻炒,然后加入大量的水和小米,熬煮成一锅稠厚的“杂烩粥”。这粥里有粮有菜有肉腥,热气腾腾,营养也全面。
年三十这天,保管室成了全村最热闹的地方。大铁锅下的柴火噼啪作响,混合着食物香气的蒸汽弥漫开来,温暖了每一张期盼的脸。孩子们扒在门口,眼巴巴地望着锅里。
傍晚,村中空地上的篝火被点燃,映照着皑皑白雪和一张张带着倦容却洋溢着希望的脸。村民们端着各式各样的碗,排着队,从沈念秋和几位妇女手中接过一勺浓稠的杂烩粥和一个抹了红亮果酱的窝窝头。
没有桌椅,大家就围着篝火或站或蹲。村支书端着碗,声音有些哽咽:“乡亲们!这个冬天,难!但是咱们挺过来了!靠啥?靠咱们自己个儿不认命!靠咱们互相帮衬!今天这顿年夜饭,不值钱,但里头的心意,重!来年开春,咱们加把劲,把日子过得更好!干了这碗‘福气粥’!”
“干!”粗糙的碗碰撞在一起,发出并不清脆却无比坚实的声音。人们喝着热粥,啃着带甜味的窝窝头,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虎子不知从哪找来半截旧鼓,和根生敲打起来,不成曲调,却充满了力量。几个半大的小子跟着节奏在火堆旁蹦跳,引来阵阵笑声。
秦建国和沈念秋站在人群外围,看着这片在严寒和黑暗中燃烧的生机。
“等开了春,得赶紧弄种子。”秦建国低声道,“还要想办法弄点鸡崽、猪崽,光靠野物和捕鱼,不是长久之计。”
沈念秋点点头,靠在他身边:“一步一步来。只要人心齐,土地不会辜负勤劳的人。”
夜色渐深,篝火渐熄,村民们互相道着“过年好”,各自回到虽寒冷却因这顿集体年夜饭而多了份暖意的家中。雪花再次无声飘落,覆盖了地上的脚印,却覆盖不住那份在绝境中凝聚起来、愈加强韧的生机。寒冬仍未过去,但春天的希望,已然在每个人心中扎下了根。
喜欢重生秦建国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重生秦建国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