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去世了,为了给奶奶办丧事,父母亲为此愁眉不展,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们既想给奶奶一个体面的葬礼,又担心经济上的压力。我虽然是孙子辈,也能感受到父母亲的焦虑和无奈。
按照规矩,孝服是要由丧主家里给亲友们准备的,可是我家哪儿有这笔钱哪?明天就是第三天了,要出殡了,可是直到现在还有好多事儿没着落呢。
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死人讲究停灵的天数都是单数,双数会犯“重丧”。最少的也要停灵三天,死的当天算一天,哪怕是夜里11点死的也算是一天;到了第二天在家里停放一整天,到了第三天一大早就要出殡,这也算是一天,其实正经在家里停放的时间只有一天。一般的人家要停灵五天,富裕一点儿的人家要停灵七天。现在正是夏末秋初,天气这么热,人死了是不宜在家里停放的时间过长的,所以家里决定明天就出殡了。
奶奶今年八十多岁了,她去世了也是喜丧,爸爸和妈妈商量,怎么着也得请几个吹鼓手吹打吹打啊?如果叫老人家就这么悄无声的走了,那还不叫人家笑话死啊?
近支的亲戚,尤其是奶奶家的娘家人,肯定不会轻易答应的啊!毕竟俗话说得好,“娘亲舅大”,在处理奶奶的丧事这件事情上,权力最大的可不是身为我奶奶儿子的爸爸,而是奶奶的娘家兄弟,也就是我应该称呼为老舅爷的那个人。
而且还有一句俗话叫做“活到九十九,娘家留后手”,这意味着即使奶奶已经高龄,她的娘家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奶奶的娘家可不止老舅爷一个人,还有好几个表叔呢,他们一大家子人可都不是好惹的。
所以说,如果老舅爷不点头同意,谁敢擅自去埋葬奶奶呢?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涉及到家族的传统和规矩,谁也不敢轻易违背啊!
老舅爷作为一名老党员,经历了风风雨雨,看尽了世间百态,他的人生阅历非常丰富,对很多事情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对待爸爸办丧事这件事情上,老舅爷展现出了他的睿智和理性。
他深知爸爸此时正处于悲痛之中,可能会因为过度悲伤而失去理智,所以他语重心长地告诉爸爸,要以活着的人为重,不要过于执着于已经逝去的人。办丧事虽然重要,但也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来量力而行,不能为了面子而盲目攀比,大肆挥霍钱财。
老舅爷还特别提醒爸爸,不要因为办丧事而背负债务,否则将来家里的生活会变得异常艰难。他的话语虽然直接,但却充满了对爸爸和整个家庭的关心与爱护。
然而,我们也不能完全不顾及人情世故。毕竟,丧事也是一个家庭对外展示形象的重要场合,在一些大面上还是要过得去的。所以,我们需要在老舅爷的建议和传统习俗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遵循老舅爷的教导,又能让丧事办得得体、庄重。
村子里有鼓乐班子,虽然大家都是义务的,帮忙不要钱,可怎么着也得叫人家喝口茶,吃顿饭呐。还有挖坟坑的、抬棺材的、帮忙的人们也都得吃饭呐!可是这都要花钱呐!家里哪儿还有钱呢?
跟亲戚、朋友、街坊们去借吧?可是看看左右人家,谁比谁家也强不了多少啊!再说,三五十块的好凑合,要办丧事,没有个一两千块钱也不够啊!就是卖房子卖地,这个时候也来不及了啊!
父母亲正为这事发愁呢,爸爸把眼睛都急肿了。幸好这时候我回来了,这下子可真是解了家里的燃眉之急了。
当我从妈妈那里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痛和懊悔。这次我从城里回来,原本是想看望奶奶,却没想到这竟然成了我与她的最后一面。
在我离开城市前,美美姐给了我 5000 块钱,我当时并没有想到这些钱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派上用场。然而,命运总是如此捉弄人,这 5000 块钱如今却成为了为奶奶办丧事的应急资金。
我因为回来得太晚,错过了与奶奶见最后一面的机会,这让我深感愧疚和自责。但我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为奶奶办好丧事,让她走得安详。
于是,我回到屋子里,打开我的衣服箱子,从一个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 3000 块钱,原本打算用于其他用途,但现在,我毫不犹豫地将它们交给了妈妈。
我对妈妈说:“妈,这 3000 块钱你拿着,给奶奶办丧事用吧。别再为钱的事情发愁了,这也是我最后能为奶奶尽的一点孝心了。”妈妈接过钱,眼中闪着泪光,她知道这对我来说并不容易。
我知道,这些钱虽然不能弥补我未能见到奶奶最后一面的遗憾,但至少可以让奶奶的丧事办得稍微体面一些。这也是我唯一能为奶奶做的事情了。
我又说,“妈,这3000块钱都是我挣的,好好给奶奶办办丧事吧,也算我最后为奶奶尽孝了。”
妈妈看到我递给她的那厚厚的一沓人民币,她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脸上露出了惊喜和欣慰的笑容。她小心翼翼地接过钱,仿佛这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