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雨落尽,寰宇澄澈。
界心之上,林风静静伫立,感受着亿万生灵发自肺腑的喜悦与感激。
那纯粹的愿力不再是哀求与乞怜,而是一种温润的火焰,自人间升腾,缓缓温养着这片劫后余生的山河。
万民欢庆,新道初立,一切都仿佛走向了最美好的开端。
这盛世光景持续了三日。
三日间,林风沉浸在“凡道经”与天地共鸣的玄妙之中,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每一缕来自凡尘的信念,都如百川归海,汇入他所开辟的道法洪流。
然而,到了第三日黄昏,一丝极其细微的违和感,如尘埃落入明镜,在他心头漾开。
他察觉到,那浩瀚的愿力洪流在涌向天穹裂痕,试图弥合旧伤、演化新则时,竟如细沙渗水,悄无声息地消失了一部分。
它们没有化作法则,没有滋养世界,就像被一道看不见的堤坝截流,注入了一个无底的深渊。
林风缓缓闭上双眼,神识沉入识海。
那枚与万千凡尘气运相连的道种,此刻正不安地微微颤动,传递来一个冰冷而惊悚的念头,不是言语,而是一种直抵灵魂本源的警示:“不是认了……是开始吃了。”
几乎在同一瞬间,盘坐于九极残碑之上的苏清雪猛然睁开了眼。
她周身萦绕的“无妄剑意”本是顺应天地,此刻却陡然变得锋锐无匹,如逆水之鱼,裹挟着一缕精纯的愿力,悍然逆溯而上。
她的感知比林风的道种更为直接、更具攻击性。
剑意化光,无形无质,瞬间冲破了层层空间,沿着那愿力流逝的轨迹,直刺天穹裂痕的最深处。
那里,光影扭曲,法则混乱,而在一切混乱的背后,苏清雪的剑意“看”到了一个难以言喻的存在——那不是实体,更像一个由贪婪规则构筑的无形“道胃”。
旧天道的残躯,正以林风的“凡道经”为管道,如饕餮般疯狂吞噬着众生最纯粹的信念之力。
一道冰冷的传音刺入林风的识海,带着苏清雪独有的凛冽:“你立的道,成了它的食谱。”
林风心头一沉,还未及回应,另一股截然不同的气息从人间弥漫开来。
柳如烟立于一座繁华都城的最高处,指尖一缕紫色的欲念神雷悄然燃起,随即化作亿万道看不见的情丝,顺着人心的连接,探入了无数凡人的梦境与心念深处。
她看到的景象,让她绝美的脸上泛起一丝冷笑。
在无数人的睡梦中,一个模糊而威严的声音正在引导他们举行一场场“献愿仪式”。
有总角孩童,在父母的引导下,将自己最心爱的玩具焚烧成香,奶声奶气地祈祷,说要“报答天恩”;有朴实的农夫,在田垄间划破手指,滴血入土,虔诚地祭祀,感谢上苍赐予新生。
他们脸上的感恩真挚而热烈,仿佛这一切都是发自内心的最高尚行为。
可柳如烟的情丝却清晰地捕捉到,在那感恩之情的源头,埋藏着一缕极其隐晦的、不属于他们自己的意志烙印。
这烙印如剧本,规定了他们感恩的方式,规定了他们奉献的冲动。
“连感恩……都是它编好的剧本。”柳如烟的声音带着一丝嘲讽,在林风与苏清雪的心底同时响起。
林风豁然睁眼,眸中再无半分温和,只剩下刀锋般的锐利。
他明白了,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从他立下凡道经的那一刻起,那个潜藏在世界背后的东西,就在等待着这一顿丰盛的“晚餐”。
它需要的不是一个充满变数、人人如龙的世界,而是一个会主动奉献、懂得“感恩”的完美牧场。
他不再犹豫,翻手间,一枚“补天梭”的残片出现在掌心。
此物曾用以弥补天道,对天之法则有着天然的克制。
他心火升腾,将坚硬无比的残片强行磨成一捧银色的粉末,随即又取出一滴白小怜所赠的“生生神露”,将其混入其中。
下一刻,林风将这捧混合着神露的银粉,猛地洒向那愿力奔流不息的虚空。
粉末遇上愿力流光,竟如火星燎原,嗤地一声燃烧起来,绽放出璀璨而诡异的银色光焰。
光焰没有消散,反而勾勒出了一条原本肉眼和神识都无法看见的隐秘脉络。
那脉络穿过天穹裂痕,越过无尽虚空,最终指向了天外一片残破的星域。
在那里,一座早已被遗忘的古老神殿静静悬浮,殿中空无一物,唯有一尊顶天立地的无面神像。
神像的胸口,用最古老的神文烙印着四个冰冷的大字——葬天饲道。
原来如此。
林风的眸光冷得像万载玄冰,一字一句地在心中说道:“原来从头到尾,它只想要‘听话的凡人’。”
就在此时,一声清越的剑鸣响彻天地!
苏清雪已然踏空而起,九重世界的寒霜之气在她周身汇聚,凝于“无妄”剑尖,化作一点极致的纯白。
她没有丝毫迟疑,人与剑化作一道撕裂黑暗的流光,径直刺入了天穹那巨大的裂痕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