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掌柜仁义!”人群里有人喊了一声,接着就是一片叫好声。
叶法善笑着点头:“善有善报,王掌柜此举,必能积福。”
日头渐渐西斜,老槐树下的长桌渐渐空了,剩下的都是些暂时没人认领的东西,比如几匹看不出谁家的粗布,几个没刻名字的陶罐,老李说要再等等,说不定过几天就有人想起了。叶法善和几个老人坐在树下,聊着天。一个拄着拐杖的老汉摸着手里的烟袋锅,那是他找回来的传家宝,铜锅包浆厚重,烟杆是上好的乌木。他感慨道:“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这么邪乎的事,好好的人,怎么就被迷了心窍,跟着马执事干那些伤天害理的事呢?也没见过这么有本事的年轻人,叶道长,您这本事,真是从娘胎里带来的?”
叶法善笑了笑,没直接回答,只说:“邪不压正,只要心里亮堂,就不怕那些歪门邪道。”
另一个老人接口道:“道长,您去长安可得小心啊。听说那京城不比咱们这小镇,龙蛇混杂,人心复杂,那血莲教能在京城立足,肯定不好对付。”
“是啊,”旁边的老婆婆也跟着说,“我娘家侄子在京城当差,说那里晚上走路都得提着灯笼,不然能撞到‘不干净’的东西。道长您一个人去,要不……要不带上赵老四他们?多几个人手,也能有个照应。”
叶法善心里一暖,摇了摇头:“多谢婆婆关心,我一个人方便些。再说,我也不是一个人,心里装着柳林镇的乡亲们,就像有了千军万马,不怕。”他顿了顿,看着众人,“等我从长安回来,再给大伙儿讲京城的故事,讲我怎么收拾那些邪祟。”
老人们这才放了心,又絮絮叨叨地嘱咐了些路上要注意的事,比如晚上别在破庙里过夜,渴了别喝不明的河水,听得叶法善连连点头。
夜幕降临时,柳林镇亮起了灯火。家家户户都点起了灯笼,从街头到巷尾,一盏盏橘黄色的光在暮色中摇曳,像星星落在了人间。祠堂里还传来了孩子们的笑声,那是赵老四媳妇在给孩子们分馒头,夹杂着妇人的唠叨声:“慢点吃,别噎着!”“给你弟弟留一个!”
叶法善站在镇口,看着家家户户窗子里透出的暖光,听着那些琐碎却充满生机的声音,忽然觉得,这就是他一直想守护的东西。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而是这份平淡日子里的烟火气,是村民们脸上的笑容,是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笑声。
他摸了摸腰间的桃木剑,剑身在夜色中泛着温润的光泽,剑穗上的铜钱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像是在回应他的心意。前路纵有艰险,长安的风雨或许比柳林镇的邪祟更难对付,但只要记得这份安宁,记得这些人的笑脸,他就有了前行的力量。
“道长,夜深了,回去歇着吧,明天还要赶路呢。”老李提着一盏灯笼走过来,灯光照亮了他脸上的皱纹,“我让婆娘给您收拾了个干净屋子,铺了新褥子。”
叶法善点点头,跟着老李往破庙走去。灯笼的光晕在地上移动,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路过老槐树时,他回头望了一眼,月光透过树枝洒下来,树下空荡荡的,却仿佛还能看到白天的热闹景象。
明天,他就要离开柳林镇了。但他知道,这里的一切,都会刻在他心里,陪着他,走向长安,走向更远的地方。
喜欢叶法善:以道镇唐,力挫西域异教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叶法善:以道镇唐,力挫西域异教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