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他和李南,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一场针对定城分局毒瘤的无声战斗,即将悄然展开。
事实上,关于苏建民的仕途,并非空穴来风。就在上个星期,由中组部派出的干部考察组,
已经结束了在临海省的为期数日的紧张考察工作,悄然返京。这次考察的重点对象之一,便是苏建民。
考察组的工作极其细致和保密,他们广泛听取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部分老同志的意见,
也与省政法委、公安厅、检察院、法院等系统的干部进行了个别谈话,全面深入地了解了苏建民的政治素质、
能力业绩、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苏建民自己心里如同明镜一般。考察组的约谈,
老领导虽未明说但意味深长的鼓励电话,现任省委书记在谈及政法工作时的肯定语气,
以及即将退下来的向前书记在各种场合不遗余力的推荐和铺垫...所有这些信号都清晰地表明,如果没有极其意外的“黑天鹅”事件发生,
接任省政法委书记,进入省委常委班子,晋升副省级,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是一次多方力量共同推动、水到渠成的人事安排。
他的能力、资历、政绩,包括近期德市破获特大案件带来的正面影响,以及最关键的人脉支持和时机,都恰到好处地汇聚在了一起。
然而,越是到这个关键时刻,苏建民越是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冷静和低调。他深谙官场之道:
“不到正式公布,一切皆有可能。”
历史上,在最后关头因为各种意想不到的原因而功亏一篑的例子并非没有。
因此,他严格约束自己和身边人,绝不允许有任何张扬、庆贺或者提前运作的行为。他依旧像往常一样,
按时上下班,批阅文件,主持会议,下基层调研,该干什么干什么,甚至比平时更加沉稳、更加谨慎。
在公开场合,他绝口不提任何关于人事变动的话题。对于像唐国栋这样亲近下属的旁敲侧击,他也一律以“相信组织安排”、
“干好本职工作”等标准答案回应,不留任何口实。他所有的言行举止,都完全符合一个成熟、稳重、讲政治、顾大局的高级领导干部形象。
这种低调和克制,并非源于不确定或焦虑,而是源于一种高度的政治智慧和自律。他知道,在这个敏感时期,
无数的眼睛都在盯着他,任何一丝一毫的得意忘形或急切表现,都可能被无限放大,甚至成为对手攻击的靶子。
他必须像一颗沉稳的磐石,经受住最后阶段的任何风浪。所以,当唐国栋在电话里试探性地询问时,
苏建民给出的回答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标准答案,既体现了对组织的绝对信任,也展现了个人的高风亮节,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他的内心或许有期待,有波澜,但绝不会流露于外表。他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已经看到了彼岸的灯火,
但在船舶真正靠港之前,他依然会全神贯注地把稳舵轮,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暗流和浅滩。这份沉稳和耐心,
正是他能够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的重要品质。现在,他只需要耐心等待,等待组织程序的最终完成,
等待那纸任命的正式下达。而在那之前,他依然是那个兢兢业业、不显山不露水的省政法委副书记苏建民。
所有的风光和变化,都只会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星期一上午,还不到八点,李南就已经坐在了定城分局副局长的办公室里。
他习惯性地提前到岗,利用正式上班前的这点时间,再次翻阅了一下周末记下的关于各派出所和业务大队的笔记,
尤其是关于九孔桥派出所的那些触目惊心的问题。八点刚过,桌上的内部电话就响了起来,是办公室主任吴崇打来的。
“李局长,早上好!打扰您一下。”
吴崇的声音一如既往的热情洋溢,
“刚刚接到通知,上午八点半,在五楼党委会议室召开一个临时的局党委会,主要议题就是研究明确一下您的分工问题。
袁局特意嘱咐,请您准时参加。”
“好的,吴主任,我知道了。谢谢通知,我会准时到。”
李南平静地回答,放下电话。该来的总会来,明确了分工,他才好名正言顺地开展工作。八点二十五分,
李南提前五分钟到达党委会议室。其他党委成员也陆续到来。局长袁林和政委范新亮最后踩着点进入会议室。
喜欢致命清算:从派出所民警开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致命清算:从派出所民警开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