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宝殿的鎏金穹顶之上,三十六颗定海神珠化作的星辰虚影流转不休,洒下的清辉将殿内每一寸角落都照得纤毫毕现。
东皇太一端坐于九龙御座之上,玄色龙纹帝袍垂落至地,袍角绣着的十日同辉图案在星辉下隐隐流动,仿佛有真实的烈焰在其中燃烧。他左手轻按腰间悬着的混沌钟,钟身之上的鸿蒙紫气缭绕不散,与他周身日益浑厚的帝道紫气交织,形成一道肉眼难见的护体光幕。下方文武妖神分列两侧,青鸾、彩凤盘旋于梁柱之间,啼鸣之声清越,却压不住殿内弥漫的凝重气息。
“陛下,千里眼、顺风耳于洪荒西极紫霄宫旧址传回急报!”
殿外传来妖神的通传声,话音未落,两道身影已踏着祥云快步而入,正是天庭司职探查洪荒动静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二人躬身跪拜,神色带着难掩的惊惶:“启禀陛下、东王父,紫霄宫旧址突发异变,天地间鸿蒙紫气翻腾,隐隐有大道天音回荡,更有巫族气息暗中涌动,似是在窥探异动之源!”
此言一出,殿内妖神顿时哗然。
紫霄宫,那是鸿钧道祖讲道之地,自道祖合道后便尘封于洪荒西极,百万年来无人敢擅闯。如今突然出现异动,还牵扯到巫族,怎能不让众妖神心惊?
帝俊坐在另一侧的天帝宝座上,面色沉凝,手中河图洛书微微震颤,散发出淡淡的先天灵气:“紫霄宫乃道祖圣地,寻常修士连靠近都不敢,巫族此刻现身彼处,绝非偶然。”他目光扫过下方众妖神,最终落在太一身上,“二弟,你意如何?”
太一缓缓抬手,殿内的哗然声瞬间平息。他指尖萦绕着一缕混沌清气,眼神深邃如星空:“道祖合道后,紫霄宫便已无实际妙用,如今鸿蒙紫气异动,必然是藏有遗秘现世。巫族向来觊觎先天机缘,此番定是嗅到了腥味。”
他站起身,帝袍猎猎作响,周身气势骤然升腾,凌霄宝殿的梁柱都在这股威压下微微震颤:“紫霄宫遗秘关乎洪荒格局,若被巫族所得,必然助长其气焰,巫妖之间的平衡将被打破。本皇亲往一趟,看看祖巫们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陛下三思!”鲲鹏踏前一步,躬身道,“巫族十二祖巫个个神通广大,更有无数大巫随行,陛下孤身前往太过凶险。不如由臣率领十万妖兵,随陛下一同前往,也好有个照应。”
“不必。”太一摆了摆手,混沌钟轻轻一震,发出一声清越的钟鸣,“巫族若真要动手,十万妖兵也未必能挡。本皇有混沌钟护身,纵使十二祖巫齐至,也能全身而退。”他看向帝俊,“大哥坐镇天庭,稳固后方,提防巫族声东击西。羲和与常羲照看十日与十二月,不可有失。”
帝俊点头:“二弟放心,天庭有河图洛书镇守,巫族若敢来犯,定让他们有来无回。你此去务必小心,若遇险境,即刻以元神传讯,为兄即刻率军驰援。”
羲和走上前,将一枚蕴含着太阴精华的玉佩递到太一手中:“陛下,此乃太阴聚魂佩,可护持元神,若遇危机,臣妾便能感应到。”她眼中满是担忧,却也知晓此事事关重大,不敢过多阻拦。
太一接过玉佩,收入怀中,指尖轻轻拂过羲和的发丝:“放心,本皇自有分寸。”
随后,他目光扫过下方的十大金乌:“你们留守汤谷,勤修太阳真火,不可擅自外出惹事。待本皇归来,再传你们新的神通。”
“遵父皇谕旨!”十大金乌齐声应道,稚嫩的脸庞上满是崇拜与担忧。
太一不再多言,转身踏出凌霄宝殿。混沌钟自腰间飞起,化作一道混沌色的流光笼罩住他的身形,瞬间破开南天门,朝着洪荒西极疾驰而去。
一路之上,洪荒大地的景象尽收眼底。山川河流纵横交错,妖族部落散布其间,见到太一的身影,纷纷跪拜行礼。太一并未停留,他能感受到,西方的鸿蒙紫气波动越来越强烈,同时,一股浓郁的巫族气息也在不断靠近紫霄宫旧址。
巫族,乃盘古精血所化,天生肉身强横,不尊天道,不敬仙道,与妖族素来水火不容。百万年来,巫妖之间大小冲突不断,只是碍于双方实力相当,才未爆发全面大战。如今紫霄宫遗秘现世,无疑给了巫族一个打破平衡的机会。
半个时辰后,太一已抵达洪荒西极。
前方云雾缭绕,一座残破的宫殿虚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正是紫霄宫旧址。宫殿周围,鸿蒙紫气如轻纱般飘荡,隐隐有大道天音传来,让人元神震颤。而在紫霄宫旧址外围,一道道身影潜伏在山峦之间,身上散发着浓郁的煞气与巫族特有的精血气息。
太一目光一凝,混沌钟微微转动,将自身气息隐匿起来。他悄然落在一座山峰之巅,俯瞰着下方的巫族势力。
只见巫族一方,为首的是祖巫共工与祝融。共工身着黑色战甲,手持玄冥水杖,周身环绕着滔天水气,眼神冰冷地盯着紫霄宫旧址;祝融则身披红色战袍,手持南明离火剑,周身火焰蒸腾,脾气火爆的他显然已经有些按捺不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