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全息电视剧的开机仪式上,整个影视圈都屏住了呼吸。
这部改编自地球经典剧集的作品,被岳川注入了新的灵魂——用全息技术还原清末民初的京城风貌,观众能“走进”百草厅的药柜前,看白景琦用古法制药。
剧中的京剧唱段,由凌薇与全息投影的梅兰芳隔空对唱,《挑滑车》的武生身段与现代镜头语言结合,刚一放出片花,就被业内称为“影视美学的革命”。
岳川为剧集创作的主题曲《百草香》,用京胡混搭电吉他,歌词里藏着百年商道的风骨:
“百草厅的匾,刻着‘修合无人见’,
老宅的砖,记着‘存心有天知’。
一撮当归,解了乡愁的痴,
两钱黄连,熬出人生的事。
你看那白景琦,摔了跤也挺直腰,
不是逞强,是守着‘诚信’两个字,比命重要。
这药香,飘过百年的风,
还在说,做人如制药,
得真材实料,得熬得住煎熬。”
片花在央视播出后,收视率破纪录,网友刷屏“这才是国产剧该有的样子”“光听京胡前奏就起鸡皮疙瘩”。而抵制的暗流,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汹涌。
以“环球影视联盟”为首的国际资本,联合国内被岳川彻底挤压出市场的影视公司,发起了“史上最狠抵制”。
他们不仅让旗下的视频平台拒绝购买《大宅门》的播放权,还游说地方广电部门,以“内容涉及历史争议”为由,限制卫视播出;甚至有影院老板收到匿名威胁,若敢承接《大宅门》的全息点映,就“砸烂你的场子”。
更恶毒的是,境外势力买通了几个“历史学者”,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声称《大宅门》“歪曲清末商史”“美化封建家族”,试图从根本上否定作品的价值。
某国的“人权观察组织”甚至跳出来,污蔑剧集“宣扬等级制度”,呼吁全球观众抵制。
“这群人是真急了。”周曼把抵制名单拍在桌上,上面密密麻麻列着五十多家机构,“《大宅门》的成本全靠预售回款,现在播放渠道被卡,资金链要断了。”
岳川正在调试全息场景里的“药碾子”——这个道具严格复刻了故宫博物院的藏品,连木纹都分毫不差。
他头也没抬:“真金不怕火炼。他们越抵制,越说明这剧戳中了他们的软肋。”
他的反击,从“民间放映”开始。
岳川团队联合全国的老字号药店、非遗工坊,将《大宅门》的全息设备搬进门店,搞“看剧识药”活动。
观众看完剧集片段,能亲手体验中药炮制,北京同仁堂甚至推出“百草厅同款药方”,销量暴涨十倍。
军队系统再次力挺,全军影院同步点映,战士们看完后写下观后感:“白景琦守的是药铺,我们守的是国家,都是一个‘守’字。”
民众的热情彻底冲垮了人为筑起的堤坝。
网友自发组织“《大宅门》观影团”,在社交平台直播“药店追剧”“军营观影”的画面,#资本锁不住好剧# 的话题登上热搜第一。
迫于舆论压力,地方广电部门公开澄清“从未限制播出”,几家视频平台悄悄联系岳川团队,愿意“溢价十倍购买播放权”,被岳川拒绝:“当初抵制时怎么不想着?现在请回,晚了。”
《大宅门》最终选择在央视一套和军队新媒体平台独播,开播当晚收视份额破50%,创近二十年新高。
剧中的“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成了年度热词,多地市场监管部门甚至将这句话作为“诚信经营”的宣传语,商家们争相把它刻在店匾上。
国际上的震撼,比国内更猛烈。
BBC、CNN等国际媒体罕见地用大篇幅报道《大宅门》,称其“重新定义了历史剧的叙事方式”“全息技术让观众穿越回清末,是影视工业的奇迹”。
戛纳电影节主席主动发函,邀请《大宅门》作为“特别展映单元”开幕片,称“这是东方美学对世界影视的献礼”。
而资本的抵制狂潮,正演变成一场“自掘坟墓”。
“环球影视联盟”旗下的几部好莱坞大片,同期上映票房惨淡,观众评论“跟《大宅门》比,像快餐比满汉全席”。
联盟内部爆发内讧,欧洲分部率先退出,称“抵制优秀作品是对影视艺术的背叛”;国内参与抵制的影视公司,因资金链断裂纷纷破产,老板们在采访中悔不当初:“我们不该跟岳川作对,该学他怎么拍好作品。”
境外势力的抹黑,也成了笑话。
“人权观察组织”的报告被网友扒出“连《大宅门》的剧情都没看懂”,所谓的“历史争议”实为断章取义——故宫博物院特意举办“百草厅历史原型展”,用文物证明剧集的历史真实性,馆长在采访中怒斥:“拿无知当武器,只会暴露自己的浅薄。”
岳川在《星途同归》的最新章节里,写下了《大宅门》在星际传播的情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