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苞米的活儿没那么好干。
苞米杆子两米多高,割断后,需要拢在一起,然后横着放在垄上。
割苞米的速度可以体现出一个人对农活的熟练度,至少现在看起来,三个人里面,沈连宝速度最快,赵喜次之,沈国平落在最后。
这是个需要技巧的活儿,不是单纯凭借力量就能干好的。
其实沈国平倒是可以凭借自己的空间能力快速大规模的收割完自家的苞米,可这东西他不能用,因为没办法解释。
所以他只能忍着作弊的冲动,老老实实的用力气干活。
割苞米的活儿看起来轻松,对干活人的腰背却是一个沉重的考验,不仅如此,苞米杆经受半年的风吹日晒,一碰就有肉眼不可见的细小灰尘簌簌落下。
好在沈国平嘴上戴着一个口罩,头上还戴着一顶鸭舌帽。
再看地里的其他人,都跟沈国平一样的打扮。
鸭舌帽是沈国平画出来草图,然后母亲叶淑玲亲自出手制作的,主要是这东西在市里的商店都没有卖的。
好在沈家不缺布料,加上沈国平用薄木头片做了鸭舌,然后便做了好多个鸭舌帽出来。
尽管这鸭舌帽因为布料的原因不那么有型,可戴在头上,一样可以遮挡灰尘。
沈家的土地不到两晌,六个人一起干活,速度比较快。
仅仅只是不到十天的时间,这些活儿便干完了。
然后赵喜开始忙活起来,他开着拖拉机给花钱的村民拉苞米,沈家这边,沈连宝赶着牛车,带着沈国平两个人开始往家里拉苞米。
至于叶淑玲和赵悦,她们俩在这个阶段不用去地里,只需要在家里等着苞米拉回家,把苞米搬到苞米楼子里就好。
赵喜那边,他每天最多只能拉八车苞米,不是车子速度不行,而是往车里装苞米的速度比较慢,哪怕赵喜帮着一起装,也就那样。
沈家这边的速度更慢,一天最多只能拉五车,好在这点活儿也不多,沈家人都不着急,结果他家这些地里的苞米足足拉了一周。
主要是往车里装苞米耗费时间,加上人手也少,沈国威早就开学了,这阵子因为沈国平在金岗村这边秋收,不能在公社那边给他做饭,他只能跟姐姐沈美玲一起骑着自行车通勤。
好在这时候天气没有那么冷,哪怕是骑车通勤,也不怎么遭罪,只是早晨需要早起一点而已。
等到秋收完,沈连宝看着苞米楼子里金黄色的苞米棒子嘴角忍不住露出笑意。
“爹,你这是笑啥呢?”
沈国平把最后一筐苞米棒子扔到苞米楼子上面,看着老爹在笑,好奇的问。
“我在笑今年咱家丰收了,这一楼子的苞米估计得有将近三万斤吧?”
他不是很确定,毕竟以前都是给生产队干活,苞米种子不行,亩产不高。
可他很确定,自家今年的苞米产量绝对要比去年高不少。
“应该差不多,我那时候买苞米种的时候,卖苞米种的人就说这新品种亩产估计有一千五百斤以上。”
这里的一千五百斤指的是含水量在30%左右的湿苞米,而不是那种含水量14%的干苞米。
刚刚秋收回来的苞米都是湿苞米,而这种含水量高的苞米,价格自然比较低。
“按你说的来算,咱家这苞米的亩产量绝对超过一千五百斤了。”
沈连宝越发的对这个新品种的苞米感到满意。
见父亲这么高兴,沈国平只能先打个预防针。
“爹,这都是湿苞米,在苞米楼子里放两个月,估计得掉不少分量呢?”
“那倒是,不过今年的农业税和公粮都交完后,剩下的苞米卖了也够咱家挣一笔钱了。”
沈连宝对于苞米掉分量的事情并不在意。
对于父亲的想法,沈国平还是能够理解的,毕竟任谁在分产到户第一年家里便大丰收,心情都会很好,沈连宝能够忍住没有哈哈大笑,已经很克制了。
因为苞米楼子的位置在老房子的后面,所以还没有特别引人注意,知道沈家丰收的人还没有那么多。
但这样平静的日子很显然马上就会被打破。
这么大的一个苞米楼子竖立在房子后面,早晚要引起村里人的注意,再说,沈家后面还有几户人家,他们每天出门,都要经过沈家东边这条小路。
现在他们忙着秋收,没工夫关心这些情况,等到秋收结束,他们必然要发现不对劲的地方。
凡事都怕对比,想到要搭苞米楼子的人家,在金岗村只有沈家。
秋收之后,沈家的苞米楼子终于引起不少人的注意,他们开始还在打趣沈连宝干冤枉活。
毕竟苞米都是要拿去卖到粮库的,何必专门搭苞米楼子呢?
哪怕自己家要留出来一些口粮,也不用这样储存,大张旗鼓的费事不说,还容易招老鼠。
沈连宝面对这些话,只是哈哈一笑,也不解释什么。
实际上,沈家现在基本不吃苞米面了,沈国平的空间里产出的各种粮食足够家里吃几十年,加上空间出产的粮食味道也更好,比家里的苞米好多了。
这一年来,家里吃的口粮都是沈国平买回来的,家里人已经习惯沈国平去买粮食回来,也不会问他从哪里买的。
又过了几天后,村民们发现不对劲的地方,尤其是家里人口跟沈家差不多,和人口超出沈家的那些村民们,他们仔细的对比了一下沈家苞米楼子里的苞米量,再跟自己家里地上的苞米量对比一下。
然后惊恐的发现,自家跟沈家地数相同,或者地数比沈家还多,结果苞米的产量竟然没有沈家多。
“你家开了多少荒地?怎么我家五口人的地,苞米产量还没有你家高?”
至此,终于让沈连宝抓到了可以人前显圣的机会。
他哈哈一笑,故作不在意的样子回答:“我家的苞米种是我家老大在市里买的,是新品种,高产的那种,可不是生产队发的,这可是农业大学研究出来的新品种,很难弄的,不是谁都能整到的。”
喜欢转生八零年代渔猎东北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转生八零年代渔猎东北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